看鐵大的神情還有些疑慮,李正接著說道:“在很多時候有一本生意傍身就意味著可以有一口飯吃,尤其是在亂世的時候,你的能力是不是被別人需要都決定了你能否活下去。”
“鍛鐵手藝也一樣,你們子承父業,一直延續下去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后代可以有一個活命的本事。”
李正看著鐵大的神情再次說道:“我以后一定會將鐵匠坊擴大,可能會有近百人在這里忙活,以后我要打造的東西更多,我希望你們可以把你們技藝教授給別人。”
鐵大連忙躬身說道:“以前在下就是一個打鐵的,很多本事也都是跟著長安令所學,長安令大可不必這樣說,只要長安令一聲吩咐,在下上刀山下火海義不容辭。”
聽到鐵大誓言般的話語,李正苦笑道:“行了,不用你上刀山下火海,這段時間你在村子里物色一些人手,鐵匠坊將來需要擴建,我還是那句話以后鐵匠坊的主心骨還會是你。”
鐵大躬身說道:“在下明白了。”
說完鐵大回到鐵匠鋪和他的兩個弟弟囑咐著。
如今大唐的大多數工藝都是手工業,鋼鐵行業除了鍛造武器以外,應用其實并不是很廣。
因為鹽鐵令的限制,民間的煉鐵行業基本上沒有。
如今的大唐還是農耕階段,糧食生產和人口才是第一位。
印刷廠已經開始了印書,一冊冊的書籍從印書坊往外運。
李正走到涇陽河邊的時候,李江山走過來說道:“我們的眼線已經摸清楚了,差不多可以收網了。”
瞧著涇陽的河水,李正低聲說道:“多大的把握。”
李江山說道:“很大。”
很大?李正回頭看了看李江山,突然覺得自己問錯了,應該問有幾成把握才是。
想了一會兒,李正又說道:“最好是有十足的把握。”
李江山點頭道:“當然,如今有李君羨在,還有王鼎,宮里的人辦事還是挺得力的,李君羨已經去宮里向陛下稟明情況,我們的人加上宮里的人,把握會大很多。”
李正一手撐著下巴瞧著河面,“什么時候可以動手。”
李江山說道:“三天之后,他們會再安排一次刺殺行動,在他們安排刺殺行動的時候,會有更重要的人出面,這一次的刺殺行動也很大,據說集聚了一萬多人。”
李正皺眉說道:“一萬多人?這到底是刺殺,還是想來攻打涇陽?”
李江山說道:“沒區別,他們不過是用人命來填而已,之前就和你說過,世家不除你他們心頭上就會一直懸著一把刀,只有你死了他們才會安心。”
李正眼瞅著天邊,“還真是大手筆。”
李江山點頭。
“宮里能夠出動多少人手?”
“李君羨手中有一萬余人算上我們的足夠了。”
李正重新站起身,“辛苦殺手姐姐。”
李江山說道:“應該的。”
說完一陣風吹過,再回頭的時候李江山已經不在身后了。
繼續走在村子里,不論外面多大的風風雨雨,村子里還是一樣的平靜,李正想著過幾天會有上萬人在外面火并,這么一想反而又覺得挺刺激的。
回到家中,李正來到廚房匆匆做好了飯食。
吃了飯之后,李麗質見李正要出門便問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