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倒也沒怪罪,只是笑了笑。
坐在自己的皇姐身邊,小兕子這才有了吃飯的胃口。
李正吃著自己桌前的食物,只是宮里的紅燒肉有些太甜了。
應該是糖放多了。
而且眼前的事物都是一些肉食,竟然沒有一份蔬菜。
這么一看確實顯得你李世民非常的闊氣,請人吃飯都是大魚大肉的,這段時間李世民掙了不少錢,加上這兩年豐收以來,稅收還有兵器生意,李世民的進項很不錯。
飯后小兕子和長孫皇后,李治離開了。
李承乾和李泰也跟著離開了。
王鼎走入立政殿,殿內也就剩下了四人。
李世民看向李正和麗質說道:“修繕長安城的事情,準備得如何了?”
李麗質先開口說道:“父皇,修繕長安城的事情,女兒算過一筆賬,拋卻人力等閑雜費用,大致需要額十二萬貫。”
“十二萬貫!”
聽到這個數目,李世民吃驚地看著自己的女兒,麗質還能說得出口啊。
李麗質拿出一份事先準備好的卷宗說道:“這是女兒根據如今長安的情況來算的,長安各個街道有排水渠全長三十一公里,排水渠道遍布長安各處,屆時還需要房屋的遷移整頓,以及地勢高低的填補,算上所有的成本,十二萬貫這個數目很合適。”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女兒,此刻的心情有些復雜。
李麗質接著說道:“父皇,涇陽不能做賠本的生意。”
話語聲落下,一個小太監走來說道:“陛下,中書令和杜尚書到了。”
聽到是中書令房玄齡和尚書令杜如晦來了,李世民如釋重負說道:“快讓他們進來。”
瞧著李世民的架勢,看起來今日是真的有備而來。
房玄齡和杜如晦走入殿中,先是行禮。
李世民開口說道:“房玄齡,杜如晦,你們說一下這次修繕長安城的看法。”
房玄齡和杜如晦的目光一齊看向李正和李麗質。
李麗質說道:“父皇要修建長安城,我們涇陽以為這個工事龐大,需要調動的人力物力不少,按照現在我們估算出來的用價,不能少于十二萬貫,不知道兩位覺得如何?”
房玄齡說道:“長樂公主,十二萬貫不是小數目,敢問若是拿出十二萬貫,涇陽可以掙多少?”
聽到這話,李世民暗自點頭,果然房玄齡還是很靠譜的,用涇陽可以掙多少錢,來反制。
杜如晦說道:“朝中可以讓涇陽掙一些,但一開口就是十二萬貫,是不是有些不合適了?”
聽兩人說完,李麗質的手指敲著桌案像是在思考。
李世民的目光看著李正,倒是要看看這小子還能坐得住多久。
思量半晌,李麗質說道:“中書令和杜尚書的意思是十二萬貫太貴了?”
房玄齡笑了笑沒有說話。
李麗質接著說道:“若是覺得價格太高,父皇和朝中當然也可以找其他人來改建長安城的排水渠,別人要的價格可能更低,但他們有涇陽這般的建設能力嗎?工期要多久。”
“當初修繕新官道,十五公里長的官道,涇陽只用了九個月,敢問房相,杜尚書,你們能夠找到像涇陽這么有效率的嗎?”
房玄齡再次說道:“那么涇陽可以給出多久的工期。”
李麗質說道:“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