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瞧著兩個已經走遠的五姓子弟,也轉身走回營地對李正說道:“他們回去了,不過似乎兩人起了爭執。”
一個想要尋找一份出路,一個心中不斷地質疑著自己的認知。
李正喝茶杯中的茶水,“這天氣,想喝點冰鎮的。”
王鼎站在一旁小聲說道:“宮里有藏冰,老奴可以讓人送來。”
李正搖著手里的扇子說道:“不用了,我們涇陽可以自己制冰。”
王鼎點頭道:“若有需要長安令招呼一聲便是。”
有時候覺得王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有時候又覺得這人特別地別扭。
也不知道這個太監什么時候正常,什么時候不正常。
這才只是早晨天氣就已經熱得讓人喘不過氣,李正一路走向村子里的養殖場,這里有村民不斷地往屋頂上潑水降溫,這么熱的天氣這些家禽都要熱壞了。
這么熱的天氣,家禽的管理非常重要。
不過眼下看來,養殖場被照顧得挺好。
這也是村子里收入來源之一,孩子們也要吃肉長身體。
看完了養殖場的情況,李正又來到養豬場。
養豬場靠著山下,這里背陰平日里靠近后山這一塊也很涼快。
確認了豬圈里的豬也還算精神,勤勞的村民每天都會把這里打掃得很干凈。
來到印刷廠,這里已經開工了。
印刷廠一旁有一間小屋子,張公瑾就在這里看著書。
張公瑾抬頭見到李正來了,笑呵呵說道:“難道看你來這里,聽說你今日見五姓子弟了?”
李正在一旁坐下,搖著手中的扇子說道:“其實我挺不樂意見他們的。”
在涇陽已經有幾年了,張公瑾心里知道李正的心思,對五姓的事情也不愿意過多插手。
這是陛下和李正之間的事情。
放下手中的書籍,張公瑾說道:“能上凌煙閣的臣子也該有了,老夫再問你一句話,想不想上凌煙閣?”
聽張公瑾這么一說,凌煙閣是自己想上就能上的。
張公瑾又說道:“你雖說名聲不是太好,但你若是想要上凌煙閣,開口說一句便是。”
李正搖著頭又說道:“不想上。”
說完之后站起身便離開了。
張公瑾瞧著李正離開之后,屋后的小房間中走出一個人。
“太上皇都聽到了?”張公瑾對李淵說道。
“要說李正不是什么好東西,你也不是什么好人。”李淵板著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