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殿下,你知道十萬大軍進入西域會發生什么嗎?”
“我聽李恪說過西域的事,西域荒漠太過貧瘠,有時候千里赤地找不到水源。”
李正啃著桃子一邊吃著說道:“當初蜀王殿下帶著一千人在荒漠上就夠嗆了,好在人手組織壓力不大,能夠咬著牙挺過去,一千人的隊伍還算是可以應付,十萬人的隊伍有多少張嘴,要糧食,要水源。”
“最重要的是軍心,十萬人的隊伍軍心更難控制,加之荒漠中本就環境惡劣,隊伍越大壓力越大,行進也就越難。”
李正冷笑道:“十萬大軍?一萬大軍都嫌多。”
李泰說道:“那你的意思是不該出兵?應該減少出兵人數?”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懂什么兵法。”
見李正越走越遠,李泰停下腳步,心里思量著這一次情愿出兵的進諫中,也有太子的一份。
這個時候父皇也點頭,朝中決議也已經下來了。
若是這個時候唱反調很顯然不合適。
可要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反調,反而會更好。
李正說得不無道理,要進入吐蕃就要路過西域。
十萬人的大軍要指揮起來反而會更加地吃力。
李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走入別院中,父皇正坐在房間中看書,看書的裝訂樣式就是涇陽的戶籍。
“父皇。”
李泰站在門口行禮道。
李世民的目光已經看著眼前的書籍,“進來說。”
“喏。”
李泰聞言走入屋中躬身說道:“父皇,兒臣剛剛和李正聊了一會兒。”
李世民抬頭看了一眼李泰,“李正說什么了?”
李泰低頭說道:“李正說了要進入吐蕃地界就要路過西域的荒漠,環境惡劣,而且缺少水源,聽蜀王說過荒漠中還有大風沙,若是十萬大軍進入西域的荒漠上,指揮會變得更加困難。”
見李世民的神色不是太好,李泰再次說道:“兒臣知道如今決意已下,父皇不能收回成命,但事關十萬大軍的安危,兒臣還是斗膽說一句,請父皇三思。”
“青雀,括地志編撰得如何?”
李泰沉默半晌說道:“如今還未編撰完成,還需要一些時日。”
李世民又說道:“朝中的事情自有朝中決斷,括地志的事情這么多時日了,還未編撰完成,你可要抓緊時日了,切莫整日跟著李正胡鬧。”
聽到這話,李泰也不敢反駁,連忙又說道:“兒臣謹記父皇的教誨。”
說來李世民要出兵西征大食。
是不是有些太膨脹了?
李正管不著這些,李世民愛怎么嘚瑟就怎么嘚瑟。
看著在家里做模型的李治,李正問道:“晉王殿下,你父皇已經來涇陽避暑了,你就不去見見你父皇?問一聲好?”
李治的手依舊在組裝著船的模型,嘴里說道:“我打算傍晚的時候去問安,再說了皇姐說是晚上在別院用膳。”
李正躺在竹椅上說道:“晉王殿下去問安的時候,順便幫我去問問你父皇什么時候給錢,修繕長安城排水渠的工事要進行,你父皇要先給錢才能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