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李世民一臉的著急,李正說道:“陛下,科舉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李世民收起著急的神情說道:“已經在安排了。”
李正再次說道:“其實這件事可以與科舉齊頭并進,孫神醫說過吃藥要有藥引子,想要治一治五姓就要對癥下藥。”
李世民好奇說道:“那要用什么樣的藥?”
“藥已經下了,現在重要的是藥引子。”
“那藥引子是什么?”
李正端著茶杯道:“是科舉!”
李世民憨厚拿著酒碗,“朝中已經在準備科舉了。”
再看李世民的臉色,李正說道:“科舉和五姓的關系是什么?”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說人話!”
“科舉是為了五姓,五姓掌握著的讀書人,讀書人想要讀書,所以藥引子既是科舉又是讀書。”說到這里李正頓了頓,“重要的是讀書!”
李世民皺眉像是在思索。
李正接著說道:“要開科舉還要有書讀,讀書人有書讀才能開科舉,讀書自然還要有教書人,誰來教書,教什么樣的書,這些才是陛下最需要的藥引子。”
這么一說李世民的思緒豁然開朗,又說道:“怎么做!”
“首先……”
“且慢!”李世民打斷李正的話,有些不情愿地拿出一本小冊子,王鼎準備好了筆墨。
李世民提筆而起,“你說吧,朕先記著。”
看了一眼李世民的小冊子,李正發現這正是涇陽眾多工作人員用的冊子,“陛下。”
李世民正要下筆問道:“怎么了?”
“陛下什么時候有這種愛好了。”
“朕覺得挺好用的。”
“是吧,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李世民寫下這句話點頭道:“這句話說得好,再好的記性不如將事情寫下來,朕受用了。”
寫完這句話,李世民越看越滿意,隨后說道:“具體要怎么辦,你可以先說說看,朕可以考慮要不要采用你的想法,當然了朕還是要和朝中商議,商議出了結果之后再決定。”
陛下雖然這么說,一旁的王鼎看得出來。
向陛下說話的人有很多,向陛下進言的人也更多。
但很少有人能夠讓陛下這么認真地用筆記下話語。
說著會不會采用長安令的話。
還不是要記下來,可見陛下對長安令的話語有多么地看重。
天空下起了細雨,這雨很柔和淋著雨也不會不舒服。
李世民坐直身體說道:“你可以開始說了。”
李正搖著扇子說道:“陛下,我們事先說好,朝中要的是開科舉招攬天下寒門讀書人,我所要的陛下可以給我嗎?”
“你想要什么直說,可以往大了說。”
李世民提著筆盯著李正。
李正笑著用茶杯碰了碰李二的酒碗說道:“往大了說?咱也不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