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就這樣讓趙國公走了。”
張公瑾不屑地笑了笑,“長孫無忌這么做是為了保護關隴安寧,還是為了他在關隴的利益都不好,他趙國公經營關隴這么久從中拿了多少好處,說著為了大唐為了天下實則為他自己謀利,這個老狐貍的心思藏得深。”
有些事情李恪也不好多說什么,當年張公瑾也是一個善于謀略的人。
不光是在幫助父皇登基的事情上。
前前后后,張公瑾幫助父皇做了不少事。
只不過張公瑾一直以來都很低調,相比于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明面上的人物,而且還是凌煙閣的第一功臣。
與長孫無忌不同的是,張公瑾更加地低調。
更像是在陛下的背后為父皇的背后,為父皇出謀劃策。
要說謀略上老辣,張公瑾不會比長孫無忌差。
甚至連長孫無忌都不敢小看張公瑾。
沉默了一會兒,李恪說道:“按照李正的說話,那幾個門閥子弟要做義工,去給我們干活。”
張公瑾點頭道:“就這樣挺好的,就讓這些門閥子弟做一些臟活累活,讓他們知道知道窮苦人家的日子是怎么過的,做一些苦力活,關隴門閥那邊自有人向陛下分說。”
李恪讓人押著這些富家子弟去干活。
一開始這些富家子弟還不愿意做這些臟活累活。
但以不給吃飯為要挾的時候,餓了一天一夜的富家子弟也老老實實開始干活了。
不得不說涇陽的飯食真的很好吃。
這些富家子弟干活更加賣力了。
長孫無忌去涇陽要人卻無功而返的消息,很快就被李世民知道了。
看完手中的奏章,李世民把奏章遞給長孫皇后說道:“你看看,你家兄長還真是心急。”
長孫皇后接過奏章,看著上面的內容,“兄長一直都在關照著關隴門閥。”
李世民低聲說道:“當初從晉陽起兵,關隴門閥的照顧朕一直記在心上。”
瞧著李世民的神色,長孫皇后低聲說道:“再怎么說,這件事李正沒有做錯,近些年倒是好些了,以前的時候妾身聽過很多關于富家子弟的事情。”
“陛下,關隴趙氏的那個老人家來長安了。”
一個小太監走入甘露殿說道。
李世民頷首說道:“朕明白了。”
長孫皇后神色擔憂地看了一眼李世民,以前陛下還要關照著一點關隴門閥的臉色。
現如今情況不一樣了,今時不同往日。
現如今的陛下是天可汗。
以前需要看關隴的顏色,現在不用了。
陛下對關隴的做法或許也會不一樣了。
坐在家中的李正,聽著許敬宗的稟報,“關隴那邊的動作也很快,據說關隴一帶來了一個老人,已經進了長安城。”
李正低聲說道:“長孫無忌無功而返,關隴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