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大亮的命令,裴行儉很想說松贊干布的布達拉宮還沒修好,聽說這座布達拉宮是用來給禮佛的人用的。
當初在村子里聽晉王殿下說過,松贊干布想要在吐蕃振興佛門才建設了布達拉宮,也是為了彰顯他松贊干布禮佛的決心。
這些話也是晉王殿下聽李正說的。
至于為什么一定要在眼前戰亂的時候,修建布達拉宮或許也是為了表達他的誠意。
裴行儉心里想著,一邊給傷兵換紗布,將拆下來的紗布丟入火盆中。
士卒看了說道:“小大夫,這布很名貴吧,就這么丟了浪費。”
裴行儉繼續給他換上新的紗布說道:“用過的紗布不能用第二次,這是我們隨軍大夫的規矩,往往軍中暴發疫病和士卒交替使用東西有關。”
給這個傷兵的胸口重新纏上紗布,傷口不深,好在只是傷到皮肉。
眼下就是豁口很大,這個士兵還在發燒,看來是傷口長期暴露的緣故。
按照老師給的冊子上的說明,這是感染的情況。
處理傷兵,要時刻注意傷情的變化。
眼下高燒不退,傷口的感染沒有消退的跡象,這么下去也是會要命的。
能不能挨過來,全看身體的底子好不好。
裴行儉不會和他們說這些。
平時還好,現在有些話不能說。
身為隨軍大夫,有些話說得不對,就是擾亂軍心。
一個士卒來到門口說道:“裴大夫,營外有人要見你。”
“營外?”
裴行儉疑惑道。
“是一個關中的年輕人說是要見裴大夫,來人說是姓牛。”
“姓牛?關中人!”裴行儉連忙用熱水洗手,跟著士卒走出營帳,一路來到營地門口。
果然不出所料,裴行儉見到大牛高興地說道:“大牛哥!”
大牛瞧著裴行儉說道:“河西走廊一別這么多時日,近來可好?”
裴行儉面對大牛有些憨憨地撓著后腦勺說道:“一切都順利,就是手忙腳亂的。”
大牛點頭說道:“出來說話吧。”
見裴行儉要走出營地,守在營地門口的守衛立刻緊張的上前一步。
裴行儉對守衛解釋道:“這是大牛哥,我的很多本事還是大牛哥教我的。”
守衛躬身說道:“將軍有令,裴大夫是我們軍中寶貝,不可有差池。”
“軍中的寶貝……”裴行儉尷尬地扯了扯嘴角又說道:“不妨事,我就在不遠處和大牛哥說幾句話。”
守衛也是一個老實人,挺直了腰桿說道:“那我跟著。”
裴行儉看向大牛。
大牛笑著點頭,“不礙事,就跟著吧。”
裴行儉跟著大牛一路走到離開營地半里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