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回頭看向段綸說道:“你也這么覺得?”
段綸遞給大牛一只烤地瓜,“大家心里都清楚,只不過晉王殿下不懂而已。”
接過溫熱的地瓜,大牛坐在書院門口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小時候我覺得以后的日子也沒什么不一樣,現在我覺得以后不會像現在這樣。”
段綸還是笑了笑沒多說什么。
李治還是寫了一封信讓人送進宮中,這一封信進入宮中之后連續幾天沒有消息,像是石沉大海一般。
隨著一場細雨到來,新的一年也到了。
天快要亮的時候,王鼎站在長安城的城門口宣讀著新一年李世民的旨意。
一份份布告已經貼在了城門口上。
貞觀十年,第一件事是春種之后就要開考的科舉。
接下來就是各國使節前來覲見的事宜。
各地耕種布施,還有官員輪換,以及新的一年官吏風評。
對朝中來說新的一年,需要有很多的改變,最大的改變就是朝中開始科舉,這一次科舉是面向所有人讀書人。
不論出身,不論身份都可以參加科舉。
對涇陽的春天來說,也是一年之計最忙的時候。
村民們都在田地里忙碌著,李正提著魚竿坐在涇陽的河邊釣魚。
李大熊看了自己兒子許久,走上前說道:“兒子,你說我們村子現在忙不忙。”
李正從河面收回目光看向李大熊,“咱們村子確實挺忙的吧,我今天剛剛釣了兩條魚,咱們烤著吃?”
李大熊瞅著自己的兒子說道:“他們都說你特別的靈醒,做爹的我怎么看你還是挺瓜的。”
李正開始在河邊燒篝火準備烤魚。
“你到底聽沒聽懂我的話。”李大熊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聽懂了聽懂了,咱們村子里不是一直都挺忙的。”李正開始殺魚。
“為什么咱們村子這么忙,總有這么一兩個人這么閑。”李大熊湊近說道。
手上洗著剛殺的魚,李正思量著說道:“總有人這么閑?”
李大熊一臉認真地點頭,“是的。”
李正回頭看了一眼村子,低聲說道:“難不成咱們村子也有地痞閑漢了?”
說完李正皺眉思索著說道:“也不對呀。”
李大熊瞧著自己兒子嫻熟的烤魚手法說道:“怎么不對了。”
李正把魚夾在一根根鐵條上說道:“咱們村子里一共兩千多戶人,就算是婦孺也大多數人都有活干,別說男丁了,如今的印刷廠和養豬廠都還缺人手,工作崗位都還沒飽和,正是缺人手之際怎么會有閑漢。”
李大熊又說道:“你覺得誰是閑漢?”
李正熟練地生火,又思量了好一會兒說道:“莫非是魏王殿下?”
“魏王殿下是客人!怎么會是閑漢。”李大熊雙手揣在袖子里說道。
“話說這個胖子白吃白喝多少年了。”李正添了幾根木條,加了把火。
李大熊的衣服打著很多補丁不過很干凈,袖子也很干凈。
李正下意識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衣服雖然不是很名貴,但也是新衣服。
多少年過去了,李大熊一直都是穿著那些舊衣服,也不是沒有給他過新衣服,李麗質給過衣服,就連宮里也送來過衣服,怎么說也是一個郡公的父親總不能一直穿得一個老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