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倭奴國偷襲珍港之前,鎂國海軍似乎就已經做好了遭到襲擊準備。
這里的準備當然不是進行針對襲擊的防御,而是遭到襲擊之后的善后以及降低襲擊損失的準備。
這一點在珍港事變之后,體現尤為顯著。
在鎂國相關的紀錄片以及影視作品顯示,在襲擊開始前,鎂國海軍的主力戰機并沒有全部留在機場上。
他們將部分戰機分散在較為偏遠的機場上。
而在遭到襲擊之后,鎂軍為數不多參與作戰的飛機都是這些分散出去的戰機。
而那些被炸毀的飛機也大多被從機庫中,推出整齊擺在跑道上。
這給人一副機場飛機是滿編的錯覺。
至于倭奴國海軍對鎂國海軍襲擊當天為星期天,港口內正值假期。
這自然是也是遭到襲擊后,沒有快速進行反擊導致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
但是本該是休假的醫護兵,他們卻在襲擊前一天被取消休假,全員值班待命。
除此之外,鎂軍還在沒有任何戰爭跡象的情況下,提前向珍港運送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
如果不是這些舉動,鎂軍在珍港的人員傷亡可能遠遠不止這個數。
而在艦艇方面美軍似乎也做好了準備,倭奴國海軍本來是將鎂軍的航母作為主要攻擊目標。
但遭到襲擊時,鎂國海軍的3艘航母全部不在港口內,為后面太平洋戰爭保留了有生力量。
至于在空襲之后,鎂軍有12艘戰艦受損,可鎂軍在戰后就快速將其打撈改造。
在改造過程中,幾乎所有的配件和圖紙都是現成的,這使鎂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其中大部分戰艦重新恢復戰斗力,其中也只有4艘戰艦因無法打撈或者改進被迫放棄。
這種種奇怪的表現,顯示出了鎂國海軍方面極有可能早早就知道了小鬼子的航母編隊,會對他們的海軍進行攻擊。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何因欽聽到的一個消息。
也是南方軍中一直流傳著的一個說法,要知道倭奴國海軍這種如此龐大的、有組織的襲擊。
他們想躲開各國情報部門的眼睛,這是不太現實的。
就在倭奴準備發動偷襲的前四天,南方軍內部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破譯了一份由外務省致電倭奴國駐美大使野村的特級密電。
雖然密電里面沒有詳細寫明倭奴國會對珍港發動襲擊。
但是憑借情報人員敏銳的直覺,也大致猜到日軍將對鎂國本土發動襲擊。
至于襲擊的地點,很有可能就是珍港。
在得知這一情報之后,江中正命令何因欽立即被南方軍方面轉告鎂國,但最后只是最后也不了了之。
有人認為這是江中正故意通過駐美大使之口轉告這一情報信息,使鎂國高層沒有引起重視。同時也延誤了鎂國得知這一情報的時間。
何因欽卻不這么認為,單說南方軍都能得知的情報,情報組織機構極為完善的鎂國情報網,他們又怎么會一點風聲都沒有呢?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鎂國方面知道小鬼子可能會偷襲珍港,會引起雙方的戰爭。
但他們坐視這一切發生,坐視小鬼子發動對珍港偷襲的戰斗。
以激起國民的憤怒,從而推動首席執政官向國會提出的議案通過。
畢竟在小鬼子對珍港偷襲了的情況下,在鎂國海軍并沒有元氣大傷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