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大征這段歷史講完之后,陳音恪教授也是有種意興闌珊的感覺。
只見陳音恪教授甩了甩衣袖,卻是不準備再往下講了。
“同學們,這堂課就先到這里了!”
“雖然知道你們下堂課還是會來聽,但考慮到要照顧其他沒學生喜歡的大學教授顏面,我還是要跟同學們都重復一下。”
“希望各位同學能夠來上我的課!”
陳音恪教授還真是一如既往的高傲啊。
都說文人相輕,這一點在陳音恪教授身上,顯示的更為明顯一些。
這種自傲到自負的性格,很是容易得罪人。
但對于陳音恪教授這樣的大師,更像是一種個性。
陳音恪教授大概也并不會在乎別的教授會怎么看他,十年來他一直是如此的我行我素。
不過這樣的文人,倒是比之其他人多上幾分寧折不彎的傲骨。
眼下并沒有到下課的時間,可是陳音恪教授卻是任性而為。
他可不管什么下課不下課的,自己講的舒坦就是了。
這要是放在后世的話,絕對是被人給噴死。
但在這個時代,這就是文人的風范與作風。
而且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就是大師才會有的個性。
不過就在陳音恪教授準備轉身離去的時候,卻是突然有學生站了起來。
“陳教授,你下堂課還會講明史嗎?”
“我們都非常喜歡這個有骨氣的王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大明!”
“而不是清廷口中那個修仙、木匠皇帝輩出的大明!”
一個穿著民國學生服飾的男同學突然站了起來,他看向陳音恪教授問道。
他顯然是陳音恪教授的“粉絲”,所以在任性的陳音恪教授任性的講之后,他依然堅持要聽下一堂課。
這種“粉絲”的級別,應該算得上是骨灰級的忠粉了。
這倒是有點像后世中,即便在網文作者無故斷更、少更情況下,還“癡心不改”的好讀者。
但陳音恪教授顯然是要傷這位好“讀者”的心了,“這位同學,萬歷三大征之后的明史我不會再講了。”
“下一堂課,我講的是d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如何玩轉整個毆州大陸,統一整個d國這段歷史。”
陳音恪教授沒有絲毫的猶豫,他果斷的拒絕了這個學生的請求。
“為什么呢,陳教授,我們都喜歡聽您講的明史啊!”
“您講的大明之史,才是我們心目中真實的大明歷史,而不是經過清廷篡改的那段歷史。”
“陳教授,你講的明史和其他人的不同,也能讓我們認識到真正的大明,而不過是被前朝閹割版的大明歷史。”
眾學子聽到陳教授不愿意再講明史,也是一個個的都有些著急。
就連馬玉都是很疑惑的看向陳音恪教授,她并不明白陳音恪教授,為什么突然不接著萬歷三大征往下講了。
張宗卿拍了拍馬玉的手,也難得對歷史不太感興趣的馬玉,也會跟追更的讀者一樣,對接下來的那段歷史如此的感興趣。
只見張宗卿突然站了起來,他看向陳音恪教授的方向。
“因為大明之亡,實亡于萬歷,而華夏的衰弱也是從萬歷開始的。”
“從萬歷三大征開始,大明的內憂外患徹底爆發了出來,對內百姓民眾活不下去,對外無法抵御女真的侵擾、只能坐視女真不斷的壯大。”
張宗卿搖了搖頭,似是惋惜、也是帶著幾分沉痛。
“明朝士大夫思想開明,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內憂外患的話,華國必然能夠早早的與世界接軌。”
“不用經歷清廷對思想的兩百多年壓制,那華國早已是這個世界一等一的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