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每一個人的長處與才能,才是張宗卿所愿意看到的。
表情極為激動的周衛國立刻就是挺直了自己的身軀,對張宗卿敬了了一個軍禮,他大聲說道:“放心吧,二公子,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當然不能讓我失望,你代表的可不只是你自己而已,你代表的更是我張宗卿的顏面。”
“放心吧,我看好你,你絕對不會讓我失望的!”張宗卿拍了拍周衛國的肩膀說道。
“是!!”周衛國又是大聲說道。
看得出來,他對自己能上戰場這件事情感到極度的興奮。
說完周衛國提著自己的槍,就隨著孫立任派出來的一個士兵往基層連隊方向走去。
雖然是臨時調配,但華國軍隊的素質,周衛國擔任一連之長沒有絲毫的問題。
“二公子,這個年輕人不錯,他叫什么名字?”
“看得出來,他日后的成就絕對不會低!”孫立任看著周衛國的背影對張宗卿說道。
“怎么?立任你想從我這里挖人,我告訴你,我的人可不是這么好挖的?”
“周衛國跟在我身邊有一段時間了,他與干部團的龍文章是同門師兄弟,堪稱是一時瑜亮。”
“不過周衛國選擇去d國軍事學院留學錯過了發展的最好時機,如今他只是擔任我的一個貼身警衛員,實在是有些太過屈才了。”
“畢竟經過諾門堪之戰之后,龍文章已經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嘉欣,我想周衛國他必定也是在心里不怎么服氣的。”
這種競爭意識是張宗卿有意無意地建立起來的,也只有在這種競爭的情況下,才能促進自己手下的這些有名將之姿的將官們,不斷的學習與進步。
而他們之間的良性競爭對于華國而言,是一種非常好的狀態。
d國陸軍軍事學院中人才輩出,誕生了隆美兒、莫德兒、古得里安以及曼師坦因這些杰出的將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的競爭機制。
和優秀的人才待在一起,那些將官自身也會變得更加優秀。
這是一種鯰魚效應,也是張宗卿一直都在提倡的。
“從d國陸軍軍事學院出來的么?”聽到張宗卿的這句話之后,孫立任的兩眼冒光。
如此說來,周衛國豈不是張宗卿的學弟?
而從帝國軍事學院畢業出來的學生,也絕對不會是平凡之人。
這般想著,孫立任的心思越是活絡起來。
“二公子,如果周衛國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得極為出彩的話,能不能將他調到我們整編第七十七師擔任團長的職位,我可以為他安排出一個團的編制,給他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余地。”
像這樣的人才,誰不喜歡嗎?
如果周衛國真的可堪造就的話,孫立任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手下多上一員悍將。
畢竟手下優秀的軍官越多,他所掌控軍隊的戰斗力也將更強悍。
像孫立任這種是沉迷于戰爭的將軍來說,有什么比打造一支“天下第一的陸軍”更令人心動呢?
“我就說你孫立任絕對是不安好心!”張宗卿笑著說道,“好,我答應你,如果周衛國愿意的話,這個人才就留給你們整編第七十七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