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喜好談論政事,國都風氣尤其最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都國人最靠近國君、諸卿,任何一條政令頒布都與國人命運息息相關。
當中城東門外的沖突發生后,除了要進中城、上城的封爵家臣、商隊在圍觀外,還引來不少國人擠在四周瞧熱鬧。
隨著參與群架的各軍士兵越來越多,引起的動靜越來越大,圍觀聚攏的國人數量就更多了。
原本中城東門外,數百名士兵規模的混戰,波及范圍還不算太大,當混戰規模達到上千人后,就有不少膽小國人看的心驚肉跳。
當閭丘慕楓、冉有兩名校尉各帶五六百人加入后,還都是衣甲俱全的士兵,赫然變成兩千多名士兵的武裝沖突。
兩千多人打斗起來,其中還有不少九品什長、八品隊率、七品司馬,這些軍官之間的戰斗波及范圍就更大了。
四周嬉鬧調侃的封爵家臣、商隊、國人們,終于停止了看戲的心態,再也不能悠閑的穩坐釣魚臺。
他們生怕自家車隊、貨物被打架的士兵撞到碰壞,爭先恐后的向四周更安全的地方涌去。
可是城門外這片區域聚集的車馬、人群數量太多,越是焦急越是擁堵,一時間一時間秩序大亂。
“快點走啊,城衛軍跟三師打起來了!”
“求求大伙了,趕緊讓開一條路,我這一車貨容易碎啊!”
除了封爵家臣、商隊的叫嚷聲,眾多國人更是一片混亂。
男人的呼喝聲,女人的尖叫聲,孩童的哭喊聲,全都混雜在一起,讓城門口一整片混亂,而這混亂繼而引發恐慌情緒,迅速向整個國都蔓延。
國都前日剛發生鬼巫部巫師召喚鬼怪襲擊國君嫡幼子的事件。
雖說昨日已將鬼巫部巫師、圖騰武士懸尸北闕,但國都戒嚴的氣氛終究沒有完全過去,很多國人內心都還有一股不安的情緒。
此時中城最主要的東門外,兩千多號衣甲俱全的將士忽然激戰不休,敵對雙方還是城衛軍與國君直屬的三師。
這個驚人的消息迅速傳遍中城、下城每一個角落,讓國人心中繃緊還未松懈的那根弦,頓時再次繃緊起來。
剛剛恢復幾分繁華的國都,頓時大街小巷闔門閉戶,一些游俠惡少年趁機劫掠,街巷中不時傳來婦女、孩童的尖叫聲。
更有一些心懷恐懼的國人、商隊,以為是國都發生了更致命的政變,隨便收拾一些財物細軟,爭先恐后涌向下城門外,準備逃離國都。
不僅是下城陷入一片混亂,就連相對獨立的中城、上城,也開始敲響巨大的銅鐘示警。
不明所以的卿大夫封爵們,紛紛動員家臣、私軍自守家門,另外也準備隨時接到國君詔令就出動平亂。
守衛上城的宿衛軍,更是嚴格控制上城城門,以防敵人趁亂攻入上城,隱約看到不少人站在城墻向下觀望。
“啼——”
飛鷹衛士騎著坐騎,也紛紛從中城東南、東北兩個巨大角樓陸續起飛。
一些在中城上空盤旋,哨探中城門外的激戰原因,還有一些向國都周邊飛去,查看是否有其他敵人大軍接近。
“完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