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要塞。
這座戰略要地位于云嶺與原山山脈交匯處。
兩座綿延上萬里乃至數萬里的巨大山脈,一個從東,一個從西,各自延伸出來一部分,在這里相會卻又沒有銜接。
在此處留出一條寬一里長數里的峽谷,兩側崖壁料峭,峰巒疊起,山林密布,堪稱是天險之地。
邊城要塞主體,建造在峽谷之中分水嶺最高處,也是地形最險要的地方,光是巨石修筑的城墻就高達三十丈,厚度也在十丈以上。
兩邊峽谷頂部和諸多險要位置,也修筑了大大小小數十座堡壘,相互之間隨時都能支援呼應。
這座主體要塞和諸多堡壘,以及后方的一系列建筑,共同構成邊城防御體系要塞群,成為邢國百年來抵御弦余部落的最大依仗。
除此之外,邊城要塞北面二里外,還有一條天然形成的巖層裂隙,寬達二百丈,深度也有百丈以上,東西蔓延連接峽谷兩端。
經過上百年的人為刻意修整,成為整個邊城要塞的天險護城壕,僅有對著城門口附近,有一條三十丈寬的天然通道連接北面。
邊城要塞原本有一萬名鎮軍,在城守、城尉率領下常年鎮守要塞,可惜前段時間跟三萬弦余精銳激戰后損失近半。
自從霍鄖上卿率部接管邊城要塞之后,連著帶來的近萬援軍和新動員青壯民兵,總數多達三萬五千人,讓整座城池充滿兵戈之氣。
隨著秋意漸濃,來自北荒以北荒原的風也越來越涼,讓城頭上值守的將士紛紛換上厚實的衣物。
兩側山脈叢林的樹葉不斷枯黃飄落,遠山頂部的山巔、山峰,逐漸被白雪掩蓋,變成白色的雪峰。
高空中天色幽藍,云層越來越稀少,不時能看到大群禽鳥組隊南遷,引來不少的兇禽獵殺。
邊城要塞兩端的角樓上,也有一只只巨大的鷹隼兇禽不斷盤旋降落,這是隨霍鄖北上支援的飛鷹衛士。
他們負責每天偵察弦余王和弦余大軍的動靜,陸續帶來的消息讓城內將士的神色,一天比一天凝重起來。
“弦余王親率十五萬精銳為先鋒,后方數十萬部眾驅趕著上千萬牛羊畜群,距離咱們僅有三五天路程了。”
“聽說弦余人跟月氏人、荒外異族結盟有上百萬聯軍,咱們邊城要塞地勢再如何險要,終究無法抵擋這么強的強敵呀!”
“不不不,我聽說月氏人、荒外異族準備從代國那邊攻打高城要塞,咱們只需要守住邊城打退弦余大軍就行。”
“你傻呀?正是這樣形勢才更危急呀,代國實力弱小能守住高城要塞么?若是高城淪陷,咱們即便守住邊城要塞也是沒用!”
類似的談論在邊城要塞將士中迅速傳播,讓守城將士的心態越發沮喪起來。
若非邢國八百年來的尚武民風,加上往年弦余屠城的殘暴事實,只怕早就人心惶惶突然潰散。
晉爵為上卿僅兩個月的霍鄖,身為邊城要塞統帥,當然知道要塞中的將士們的言論和擔憂。
他此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這次抵御弦余大軍入侵,跟去年擊敗莫啜完全不同。
去年春天時,弦余王弟莫啜麾下十幾萬弦余大軍,看似規模浩大極為驚人,實際上戰斗力并不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