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無限接近,滿城大學計劃對在校大學生提出必須參加公益活動的要求,而且把參加公益活動的時間折算成了相應的學分,最終納入畢業考核的一部分。
這是國內大學學習國外大學經驗的一種探索,這是一個需要慢慢培養的過程選擇,相信過不了幾代人,公益活動將會成為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必修課。
不過這項活動的探索并不是從社科學院開始,而是從外國語學院開始的。
活動的發起人是羅紫琳,這項活動的計劃并不是特別順利,羅紫琳參加了幾次滿城大學所在街道的志愿者活動,但是街道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形式大于內容,所以她決定自己牽頭組織一些活動。
雖然不明白羅紫琳為什么突然對公益事業感興趣,但是能夠讓女兒從往事中走出來,羅書記只能選擇支持。
不過這件事并沒有得到同學和室友的支持,四個四的女生個個都是美女,而且條件都不錯,羅紫琳一開始在室友中聊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沒有人愿意參加,李思妍和程琳茜都表示明確反對,舒堯琳未置可否。
雖然沒有人支持,羅紫琳自己一個人聯系了滿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她想去幫助一些生理上有缺陷的人。
滿城市特殊教育學校是專門負責接收視力障礙的青少年教育中心,目前在校學生有接近三百人。
滿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除了正常的文化課程以外,更多的是給在校學生培養一些必要的生存技能,比如盲人按摩,簡單的手工等等。
羅紫琳曾經去一家盲人按摩店做過一次按摩,她覺得給她按摩的年輕人技術不錯,閑聊中她得知滿城大部分的盲人按摩器都出自于滿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方面出于好奇,一方面出于補償心理,她主動到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了聯系,希望能夠為學校的學生提供幫助。
校長對于羅紫琳的到來感到特別驚訝,因為正常的老師教視力障礙的學生都會感覺特別吃力,羅紫琳居然會愿意來特殊教育學校做公益。
羅紫琳覺得自己的專長在英語,教給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一些必要的實用英語應該也是有用的。
羅紫琳第一次上課的時候,發現教室里所有的學生都聽的無比認真,因為視力有障礙,所以教室里學生的聽覺特別敏感。
羅紫琳每說一句英語都會在第一時間獲得臺下學生的響應,雖然回答的口音有所差別,但是沒有一個人偷懶或者分心。
羅紫琳第一次發現自己不是因為外貌獲得了別人的認可,她在特殊教育學校過的特別開心,每一個學生下課后都叫她羅姐姐。
而且不時還有同學給她按摩脖子和肩膀。
羅紫琳感覺到了這些十幾歲孩子手掌的關節處已經長了厚厚的一層繭。
青澀的聲音伴隨著粗糙的手掌不斷的沖擊著羅紫琳的內心。
每當回想起自己曾經在大學里肆意的揮霍自己名聲的過往,羅紫琳都忍不住想到這里凈化一下自己的內心。
不過最近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放假了,特殊教育領域有自己的“高考”系統,很少一部分學生可以獲得繼續深造的機會,大部分人都將直接進入社會。
特殊教育學校放假后,羅紫琳覺得自己應該再找點公益方面的事情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