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慶永一頓,道:“要不,就去坐坐就行?”
“真不了,這段時間大會,陣法部那邊又還不少的事情讓我參謀,所以真的下次再說吧!”張德明回道。
范慶永見張德明堅持,也就不再勸說,道:“那行,我就不打擾師弟你了。”
兩人言罷一禮,范慶永轉身離開,張德明環顧了一下四周,周圍一眾的弟子,眼巴巴的望著他。
那眼神,宛若他此刻是果的似的,還是女性那種。眼神灼熱中,閃爍著光芒,帶著一些期待,帶著一些強烈的渴望。不明所以的人看著這一幕,簡直了······
張德明頓了頓,如今這場面,也沒法逛什么白巖峰了。
背部一雙華麗到極致的羽翼浮現,在一眾弟子驚艷的眼神下,徑直的向著白巖峰藏經閣而去。
······
白巖峰藏經閣和育靈峰藏經閣并沒什么差別,或者說內門十五峰,除了天靈總閣外,其余十四峰的藏經閣和守閣人保持同一咸魚格調。
不管是布局,還是流程,或者建筑風格,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唯一不同的就算其中的術法內容而已。
除了大眾術法,每一峰還有特定的一些傾向性術法,這個比例甚至占據一半到四分之三之間。
天靈門最初分峰時,所有藏經閣術法都是一樣的,當然藏量肯定沒如今這么多。而造成如今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弟子們的傾向開發。
范德賢的《腦植術》就是演化典型代表,它起源于《生長術》,作為木藤道綜合基礎典型代表術法,這是各峰都有的。
但是有弟子在結合《生長術》和飛行變種系列術法《落羽:蒲公英》基礎上,融合出了《玉藤蒲公英》。
而這一術,就只有數峰有了,當然這是多術融合后的變相開發,不能完全算新術,其他峰弟子也可以自行嘗試,復制這一過程開發出來。
但是范德賢用《玉藤蒲公英》為基礎,結合其它道路理念,一術為基礎,多道理念為指導下,機緣巧合下開發出的《腦植術》,就已經徹底是個新生術法了。
其它弟子,要想復制這一過程,是很難的,想學習這個術法,大多只能在范德賢這里打主意了。
而范德賢將術法整理成冊后,一般會上交藏經閣,作為徹底的新生術法,還是新奇概念,能衍生一個小流派的道術,他將獲得不錯的獎勵。
而這一流程,就為白巖峰添加了一個新術,甚至一個新系列。如此一來白巖峰藏經閣就和其他峰出現了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化就會越發的明顯,造就了如今十幾峰的藏經閣現狀。
而分閣的術法,一段時間后大多都會被總閣收藏,然后被去總閣的弟子學會,交流向其它峰。要不是這一個流程的話,指不定差異更夸張。
······
張德明來到白巖峰藏經閣,瞧了瞧,腰間身份玉閃爍,直接走了進去。
入口的守閣弟子,是個兩儀弟子,叫羅明飛。張德明進入的瞬間,他埋頭搞事情的動作一頓,詫異的抬頭。
正好見到張德明進入的場面,他眼中靈光閃爍,發現明明提示的是三才師叔來了,怎么來的是個兩儀師弟的?
微微迷茫了一下,看到張德明的面容后,想起了什么,遲疑的道:“可是育靈峰的張師叔?”
‘額······看來自己在宗門確實很出名了,連咸魚守閣人這邊,都能一眼瞧出他來,這一定程度的代表著,他在天靈門已經人盡皆知了!’
很多年以后,天靈門大概就是流傳著他的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