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隋煬帝的詩才如此厲害?
聊天群內,都是一陣驚愕,就連曹操此刻也心驚不已,隋煬帝能有這么牛嗎?
別人借鑒他的詩,都能借鑒出,流傳千古的絕唱嗎?
李世民更是不信,他覺得,陳通這就在吹隋煬帝。
千古第二:
“隋煬帝自己的詩,都沒能說流傳千古。”
“別人借鑒他的詩,還就流傳千古,成為絕句了?”
“這怎么可能?你給我說,哪一首?”
………………
陳通晃了晃脖子,這就給你科普下。
陳通:
“隋煬帝的詩之所以不流傳,是因為人們不想流傳他的詩,但他的才華,卻在詩壇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圈內人,都是知道他的地位。”
“你要例子嗎?很簡單,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大家應該都聽過吧。”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對,就是這首號稱孤篇壓盛唐的《春江花月夜》,一首詩,足以跟李白杜甫爭鋒,典型的一詩封神。”
“這首詩就是借鑒,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描寫海月共輝,潮水滟滟,這種海月盛景,不管從詩風,取景,寫作的手法,都是大幅度的借鑒了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
“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寫出了流轉唯美的江月勝景,而張若虛,則把它擴展成為了海月盛景。”
“但其中的遣詞用句,寓情于景的筆法,動靜結合,時光流逝,不管是元素,還是意境,都跟隋煬帝的這首詩一脈相承。”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高仿。”
…………
曹操眼神一亮,號稱一首詩可以壓盛唐的杰作,那可見這首詩有多高的地位。
可這樣的詩,竟然是借鑒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
他細細品味一番,發現陳通所言不虛,這就是把隋煬帝的詩給擴展了。
但不管從詩風,還是筆法,取景,甚至是意境,都是一脈相承。
人妻之友:
“陳通說的沒錯!”
“張若虛這首詩,大幅度的借鑒了隋煬帝的詩,這是不爭的事實。”
.............
李世民萬分震驚,他沒有想到,盛唐的燦爛文化,竟然還需要借鑒隋煬帝的詩!
這讓他心里感覺堵得慌,他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擺在眼前,根本就容不得他有半點的質疑。
畢竟,兩首詩簡直太像了。
李世民眼神一轉。
千古第二:
“這最多是借鑒,隋煬帝寫星月,潮水,江景,難道就不允許別人寫了嗎?”
“這只能說明,隋煬帝的詩,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要說他的詩有流傳千古的資格,應該還達不到那個高度吧。”
“他也就影響了一下唐朝的詩人。”
………………
是嗎?
陳通呵呵一笑,手指在機械鍵盤上飛快的敲打。
陳通:
“你別急啊,剛才給你看的是高仿。”
“我再給你看一首,復制黏貼的。”
“不光唐朝的人借鑒了隋煬帝的詩,就連宋朝的詞,也借鑒了隋煬帝的詩。”
“宋朝最著名的詞人秦觀。”
“就是寫了那首鵲橋仙,七夕詞的:纖云弄巧,飛星傳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樣一個大詞人,他寫了一首詞,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就直接找復制了隋煬帝的詩。”
“秦觀,《滿庭芳》”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這半闕詞中的最后一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就是復制隋煬帝的詩,《野望》”
“隋煬帝的詩,不僅影響了唐朝的詩,他還影響了宋朝的詞,你就可以想象,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有多么高。”
……………………
朱棣此刻眼睛更大,他就不喜歡這些詩詞歌賦,不過光是一聽,就覺得隋煬帝太牛逼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