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他稱為第2次科舉制的重大變革。”
“的確有點夸張的成分。”
………………
陳通眉頭一挑,夸張嗎?開玩笑,你們都不懂糊名制代表著什么。
陳通
“糊名制,是個人都能想到,這并不難。”
“但你要知道上馬‘糊名制’意味著什么?”
“要知道,每一次制度的變革,那都是一次權力的斗爭,那都是要與既得利益集團進行殊死搏斗。”
“科舉制為什么難以推進?就是因為世家門閥把控科舉制的各個通道。”
“在隋煬帝時期,他們是在考生的資格上動手。”
“在李世民時期,他們是在閱卷環節上動手。”
“而糊名制的產生,并不是這個想法有多天才。”
“而是當糊名制產生的這一刻,意味著一位驚才艷艷的皇帝,徹底的鏟平了關隴門閥,這才能把伸向科舉制的手全部給砍光。”
“為什么說三次變革都很重要,就是科舉制的每一次變革都帶來了腥風血雨,隋煬帝為了科舉制失去了江山。”
“第2次變革,皇權與關隴門閥不死不休。”
“第3次變革,朱元璋與豪強士族,與整個南方為敵。”
“每一次變革,一不小心,那就是傾國之禍。”
“我就問,敢于冒著國破家亡的危險進行變革,為更多的人謀取福祉,憑什么不能享受世人的尊敬呢?”
……………………
楊廣傲然無比,他在關隴門閥勢力最為強大的時候,直接向關隴門閥宣戰,可是李世民呢?
基建狂魔:
“說得好!”
“變革之難,難就難在,敢不敢動既得利益集團。”
“隋煬帝把關隴門閥都打殘了一半,結果李世民還是不敢對關隴門動刀子,還大言不慚的說對科舉制有貢獻。”
“臉呢?”
............
李世民臉黑的嚇人,內心無比的悲憤,心道:我才不傻呢,我皇帝不想當了嗎?
而此刻,朱棣那是毫不猶豫的給他補刀。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聽這意思,科舉制是在唐朝時間,進行了第2次變革,鏟平了關隴門閥。”
“這是不是又想把功勞算在李世民的頭上?”
“呵呵。”
…………
漢武帝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我終于明白李世民這個千古一帝是怎么來。”
“感情這是把隋朝,唐朝,兩代王朝所有皇帝的功勞攬到李世民一個人身上。”
“功勞還有這么算的?”
“說富裕,張嘴就是開源盛世,豈不是這是唐玄宗的。”
“說國土,那就是唐朝有多大,豈不知那是他兒子時期。”
“說開國,李淵就是個工具人,沒有李世民大唐就不能立國了。”
“說科舉,別的皇帝提都不提。好像就李世民一個對科舉有貢獻。”
“說貢獻,萬國來朝,絲綢之路,把隋朝的功勞都能劃拉過來。”
“這千古一帝,我真的惹不起。”
……
李世民臉色漲紅,此刻真的有種想退群的沖動。
這幫家伙,真是一點都不手軟,果然同行才是冤家。
不過,他很快就恢復好了心態,反正他又沒有千古功業,就不爭這個了。
千古李二:
“李世民不創新,就錯了?”
“你難道不清楚,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嗎?”
“隋煬帝喜歡創新,結果是什么?是步子太大扯著蛋了!”
……
本來還得意洋洋的隋煬帝,當時臉就黑了。
這毛腳女婿,真是想跟你老丈人干起來嗎?那就不要怪我,把你一踩到底。
他嘴角扯出一抹殘忍的笑意。
基建狂魔:
“科舉制,真的適合你李世民時期嗎?”
“別給他臉上貼金了,慫就是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