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郁悶皇宮中來回踱步,他就不相信,憑著自己的智慧,還干不過陳通?
最關鍵的是,他這次可是有實打實的黑料!
當年,他能從他哥哥手中搶到皇位,那可是憑借著真才實學。
趙光義來回轉了幾步之后,突然靈光一閃,不由得一拍大腿。
大宋戰神:
“陳通,既然你承認武則天殺這些大臣,咱就不管為什么,反正人是死了。”
“可是你不要忘了,這三個人正是守邊的大將。”
“武則天不計后果的殘殺唐朝能征慣戰的大將,所以就直接導致了武周王朝青黃不接,缺失大量的人才。”
“這才讓武周丟失了大片的國土。”
“這才讓武則天,內站內行外戰外行,10戰9輸!”
“這鍋她得背吧?”
……………
陳通一臉的鄙夷,這就是信口胡說了。
陳通:
“可別扯淡了!”
“就只有貴族門閥的人,才算是人才嗎?”
“中小地主和底層百姓,就不是人才了嗎?你真把平民不當人啊。”
“武則天改革,那是為了更多的人打通了整個社會的階層,讓底層的平民能夠一展抱負,能夠憑借自己的才能,報效國家,光宗耀祖,鯉魚躍龍門。”
“那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誰跟你說武周當時的人才青黃不接呢?”
“誰給你說,武周十勝九敗,是因為人才青黃不接?”
……………………
漢武帝點點頭,他非常認同陳通的說法。
雖遠必誅(千古圣君):
“國家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貴族門閥的人是人才,那底層的百姓更是人才!”
“而且底層百姓的人口基數如此之大,出幾個天才,那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不能武斷的認為,只有貴族門閥才能出人才。”
“武則天改革之后,那必定人才濟濟,這是可以預見的。”
……………………
朱棣那更是舉雙手贊成。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就像大明一樣!”
“徹底打通了寒門的晉升渠道,那底層的人才真是源源不斷。”
“這個說法,簡直就是想當然,真正的胡說八道,完全脫離了實際情況。”
………………
武則天笑了,看來大家都是明白人。
幻海之心:
“看看,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到底誰在為炎黃出力,到底哪個制度才適合炎黃,大家都不傻。”
“你就不要在這里秀智商下限了,大宋戰神”
…………
趙光義沒想到武則天竟然也開口嘲諷,他,就不知道武則天怎么有臉說話呢?
他當時就想唾沫星子噴武則天一臉。
打仗,你比我差勁多了!
我起碼還小勝很多,你怎么有臉說我呢?
大宋戰神:
“別扯那些沒用的!”
“人才的培養,那可是需要時間的,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
“你們說,武則天10戰9輸,不是因為人才的缺失,那是因為什么呢?”
“陳通你給我說說?”
...........
李世民冷哼一聲,他對武則天非常厭惡。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陳通,輸就是輸,贏就是贏!”
“武則天就算進行了社會改革,對炎黃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
“可是她10戰9輸,到底什么理由,才能讓你原諒她呢?還認為她是一個武功赫赫的皇帝呢?”
……………………
其他皇帝也都是冥思苦想,他們覺得,武則天10戰9輸,你怎么能夠被吹噓成武威赫赫呢?
他們都想聽陳通的解釋。
而此刻,陳通卻笑了。
陳通:
“武則天之所以會10戰9輸,那就是因為,武則天被人造謠了唄!”
“從唐朝以后,很多人就瘋狂的忽略武則天的功績。”
“到宋朝的時候,程朱理學興起,對于女人更加鄙視,又對武則天的功績進行了一次縮減。”
“直到清朝時期,思想禁錮得更為嚴重,那簡直就把武則天踩在了泥里。”
“我就問,你們知道武則天什么事?”
“可以說,基本上一無所知,除了武則天跟李世民和李治的那點八卦,誰真的了解武周王朝?”
“誰能說清楚,武周到底跟誰打過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