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張良的地位都不如韓信。”
“我就問,劉邦對韓信好不好?”
“劉邦對于韓信來說,那就是貴人,是伯樂!”
“你們在自己的生活當中,你們有沒有想過報答別人的知遇之恩呢?”
“一個人把你們從社會的最底層,一下子提拔到了社會的最頂層,這不是大恩嗎?難道不應該感念報答別人嗎?”
“為什么你們從來不提劉邦對于韓信的恩德呢?”
“你們指責劉邦對不起韓信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韓信更對不起劉邦呢?”
“人家辛辛苦苦的把你培養成才,給了你公司的股份,公司好不容易做大做強的時候,你卻想著要獨立出去,而且還要對著你的恩人下手,要挾他,到底是誰對不起誰?”
“難道你們心里沒點逼數嗎?”
“你們總說我的價值觀有問題,那你們的價值觀有沒有問題呢?”
“不知道什么叫做,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嗎?”
“就算不知道!”
“那總應該知道報答別人的提攜救命之恩吧?”
“為什么你們總是把別人對你們的好視而不見呢?”
“為什么你們總是要把自己對別人的好掛在嘴上呢?”
“你們總是指責別人雙標,有沒有想過自己就是在不停的雙標!”
“你們指責別人道德缺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本來就立身不正!”
陳通指著家長們大罵,唾沫星子當時就能噴他們一臉,陳通根本就沒有給他們好臉色,誰才是真正的不要臉?
陳通的話如同晨鐘暮鼓,直接敲在了家長們的心理。
家長們一個個臉色巨變。
他們沒有想到,陳通竟然敢當面這么罵他們。
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自己的子女此刻也站出來指責了。
學生們紛紛點頭。
“對呀對呀,事情的經過我們也了解了,劉邦對韓信的恩情,那是大過于天的。”
“第一,對韓信就有救命之恩,沒有劉邦的話,韓信早就被人殺頭了。”
“第二,劉邦對韓信有知遇提拔之恩,沒有劉邦的提拔,韓信怎么可能從一個罪犯直接做到了大將軍?”
“這樣的恩德都不去報答,那韓信還是個人嗎?”
“為什么總是記著韓信對劉邦的好,卻完全忘記了劉邦對韓信的好?”
這些清北大學的學霸們,那邏輯思維簡直不要太好,一下子就抓到了關鍵點,他們一個個看向了自己的父母,直接質問。
“我就想問爸爸媽媽,你們的結論是怎么得出來的?”
“你們怎么就能認定劉邦的人品不好,而韓信的人品很好呢?”
“這跟你們從小教我們的不一樣啊!”
“這不是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嗎?這不是農夫與蛇嗎?”
學生們的質問,讓家長們啞口無言。
他們再怎么能言善辯,也不可能教自己的孩子做一個無恥的人。
而且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
一些家長當時就臉色難看,羞愧的低下了頭。
有些家長則是幡然醒悟,拍著大腿怒罵道:
“有的人太不要臉了,竟然不停的誤導我,總是不停的說劉邦如何對不起韓信,卻總不提劉邦對韓信的救命和提攜之恩。”
“這才讓我們產生了錯誤的價值判斷。”
“其心可誅啊!”
家長們紛紛點頭,有的人是真的不知道,劉邦曾經救過韓信的命,更加不清楚韓信是怎么成大將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