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舉賢就應該避親,臣子舉賢的時候就應該不避親。”
“說來說去,就是臣權與皇權的爭奪!”
“臣子就應該覺得皇帝是孤家寡人,不應該發展自己的勢力,就應該垂拱而治。”
“現在,你還認為呂后分封諸呂是錯的嗎?”
…………
朱棣此刻也不打朱高煦了,聽到李淵的解說之后,他終于通透了。
原來整天喊著不能重用外戚,只是大臣們想要重用自己的子弟而已。
這雙標的不要太厲害!
崇禎現在腦殼非常亂,他的世界觀再一次被粉碎了。
這才是大臣們始終鼓吹不重用外戚的原因嗎?
原來這些大臣從根本上就不是為了家國考慮,而只是為了以臣權來限制皇權!
最關鍵的是,很多皇帝竟然還信了。
崇禎此刻真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他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
真傻啊。
………………
王莽這時終于坐不住了,怎么三言兩語,直接就讓呂后重用外戚變成了理所當然了?
第一穿越者:
“這個就純屬偷換概念了。”
“皇帝重用外戚的確有鞏固皇權的作用,因為外戚是依靠皇權而生的。”
“但呂后可不是皇帝。”
“呂后大肆分封諸呂,這明顯就是有問題的!”
“這跟皇帝重用外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分明就是把人家老劉家的財產要搬到老呂家。”
“這就是吃里扒外呀!”
“連這個都看不懂嗎?”
………………
此刻的崇禎十分糾結,他一方面覺得陳通李淵等人說的很有道理,但另一方面,又覺得王莽的質疑也是對的。
他現在感覺自己的腦袋都快裂開了。
自掛東南枝:
“呂后,這個往娘家人身上攬好處的行為,難道不應該被批判嗎?”
“身份一個男人,我覺得不能這么慣著妻子。”
“有沒有人跟我的想法一樣呢?”
…………
朱棣撓了撓頭,他現在也快神經錯亂了,他發現治國實在太復雜了。
呂后的這個行為很簡單,但這個行為到底是對是錯,到底如何分析,你從不同的角度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但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該如何解讀呢?
作為一個皇帝,作為一個男人,他本能的覺得呂后的行為很不妥。
可陳通接下來的話,卻讓朱棣都懵了。
………………
陳通看到大蟒蛇的質疑,輕輕的搖了搖頭。
陳通:
“你說呂后吃里扒外,無非就是說呂后讓娘家人成為異姓諸侯王,大肆的分封諸呂。
但這真的是把老劉家的家產往她娘家搬嗎?
那絕對不是的!
說這種話的人,又是被春秋筆法所誤導了!
呂后分封諸呂,那是有一個特別的時間點,就是在呂后的兒子死后。
我就想問,如果呂后真的想把劉家的江山送給呂家,她為什么不在劉邦死后,就立刻大肆分封諸呂呢?
為什么要等到他的兒子駕崩之后,才開始分封諸呂呢?”
………………
朱棣頓時感覺到一陣牙疼。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