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古代,知識對錯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怎么樣去讓你解釋的知識成為唯一正確的答案。
要知道,孔子時代所寫的書,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你怎么就能肯定自己的斷句是最正確的呢?
你要知道,標點標在不一樣的地方,那意思就會截然相反。
從古至今對于論語的不同的解釋,沒有一萬種也八千種,而且還完全不同。
每一個自以為有能力的大儒,都對論語進行了自己的解釋,并且把斷句斷的是讓你懷疑人生。
這才是士大夫階層用于階層固化的核心手段。
沒有對只是的最終解釋權,你怎么能夠壟斷知識呢?
你又怎么可能建立起牢固不可顛覆的師生關系呢?
只有你對知識有最終解釋權,你才能夠真正的掌控選拔人才的渠道,因為你說的話才是考試的唯一標準答案。
那些不愿拜入你門下,那些不愿意跟你學習的學生,他做出來的答案,那就不可能獲得很高的名次。
所以,真正用來進行基層壟斷的手段,不是你們說的師生關系,而是要牢牢掌控著知識的最終解釋權。
這也是為什么學術圈會出現一個又一個的學閥,他們會排斥不同的學說。
因為他們如果失去了對于知識的最終解釋權,他們就失去了壟斷地位。
他們就無法固化階層。
無法用這個來謀利。
就算他們的學生遍布天下,那又怎么樣呢?
在古代,你無法在這一個學術圈里面成為學閥,你的知識不能帶來利益,那就如同一堆廢紙!
而你的學生一定會去別的學閥那里,成為人家的門生。
所以,很多品行惡劣的學閥就會把學術之爭變成了利益之爭,甚至變成了生死之爭!
誰敢要去反對他們的學說,那必定是要把對方整的是名聲掃地,甚至家破人亡。”
………………
朱棣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此刻他才明白了,士大夫階層之間的爭斗為什么如此血腥殘酷。
文人為什么殺人不見血。
出手比武將還要狠辣。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有一句話就叫做:文人相輕!”
“原來后面的底層邏輯,就是為了爭奪對于知識的最終解釋權。”
“陳通說的沒錯,知識的對錯有時候真不重要,重要的是爭奪誰的知識才能成為唯一正確的答案。”
“而知識的解釋權,那是可以直接兌換成利益的!”
“西方不就是經常這么干的嗎?”
“什么師生關系,那真的只是表面現象啊!”
“背叛師門的人還少嗎?”
………………
李世民的眼中滿是郁悶,他跟陳通的差距就這么大嗎?
他只能看到表面現象嗎?
李世民本來以為自己的回答無懈可擊,可完全沒有想到,背后還有一套真正的邏輯存在。
而他根本就沒有洞悉這樣的邏輯。
這一刻李世民才覺得自己的老爹實在是太過分了,像這種不傳之秘,從來就沒有給自己講過,
這還真是想把他培養成為李建成的工具人嗎?
就是想讓他成為一柄鋒利的長矛!
老爹,你何其不公啊!
……………………
此刻的劉邦,曹操等人也是心中震驚,陳通這家伙花了多少時間研究這個呢?
他們都沒有想得這么深入。
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們沒有處在士大夫階層成長的那個階段,在他們這個時代,是沒有士大夫階層的。
所以根本不太清楚他們固化階層的手段。
但經過陳通這么一說,他們恍然大悟。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
“士大夫階層用于固化階層的手段,不僅僅是這一個內核。”
“應該還有另一個。”
……………………
我去!
還有第二個?
朱棣完全懵了。有沒有搞錯?
這才是真正的大佬嗎?
你們處在時間的上游,甚至你連士大夫階層見都沒見過,你怎么就肯定還有第二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