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真龍:
“實事求是的說,一個人成長的背景和家庭,對這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甚至可以影響到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
其實崇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崇禎如果是被選定為太子,那么他接觸到的知識結構就跟現在不一樣。
知識結構的不同,才是精英和普通人最本質的區別。
因為人家使用的方法,你連看都看不懂。
你還怎么跟人競爭呢?”
………………
宋徽宗并沒有反對這種觀點,畢竟一個人當皇帝培養,或者是當將軍培養,亦或是當成文臣培養。
那培養出來的人就完全不同。
那些將軍從小可是有練武打仗的,跟讀書的文臣,那完全就是兩條平行線。
最美瘦金體:
“這個我承認。
但是,劉秀可跟秦始皇不一樣。
劉秀并不是漢武帝那一脈的人,劉姓皇族傳到劉秀這一代。
那至少發展到了三十萬人。
劉秀只不過是這三十萬分之一。
他的知識結構又怎么可能受到影響呢?
劉秀的知識結構不同于其他人,那完全在于自己勤奮好學!
這你該總承認吧?
所以說,在知識結構地方面,劉秀的血緣因素,最多占到1%,其他都是靠自己努力。
你說對不對呢?”
…………
我對你大爺!
朱棣就沒有見過這么不要臉的人。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劉秀的確跟秦始皇的教育比不了。”
“但在當時的時代,那也屬于最為頂級的貴族了吧。”
“人家的知識結構能差?”
“你這張嘴就把劉姓皇族當成了普通人?”
…………
曹操,漢武帝,李世民等人紛紛搖頭,覺得宋徽宗這簡直是在胡說八道。
但宋徽宗卻不這么認為。
最美瘦金體:
“李世民,隋文帝,秦始皇這些人的知識都是父輩傳承下來的。
或者說父輩利用了手中的資源,給他們搜羅了天下最好的名師來教導他們。
這才是依靠了血緣和背景得到的知識結構。
劉秀人家是自己上學,為什么要跟他們一樣呢?
難道你看不清楚劉秀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嗎?
這根本跟血緣沒有半點關系!”
…………
尼瑪!
朱棣,曹操此刻都想罵娘,這家伙胡攪蠻纏的本事還挺厲害的。
這該怎么辦呢?
就在這個時候,陳通實在聽不下去了,誰讀書不吃苦呢?
就劉秀一個人吃了?
秦始皇他們的知識,就是粘貼復制進腦子里的嗎?
陳通:
“我承認你說的不錯,秦始皇,隋文帝,李世民等人,那都是因為他們父輩認真教導。
而劉秀是有自己求學的經歷。
但這并不代表著劉秀的知識結構不依賴于血緣。
你知道劉秀是怎么求學的嗎?
他是跑去王莽開辦的太學里面學習當時最重要的知識。
他的知識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候,就是在長安太學里面學習的這幾年時間。
而劉秀為什么有資格去長安學習呢?
劉秀為什么可以有這個開闊視野的機會呢?
他怎么能夠接觸到當時權力的最核心呢?
還不是因為他是劉邦的血脈子嗣?
當時王莽為了彰顯自己對劉姓皇室的優待,讓天下人都知道,是劉老家禪讓的皇位,不是他王莽篡位的。
于是,他在劉姓皇室中選了很多人,讓他們到都城長安太學里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