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去看史書說有沒有可信度,你竟然去看史書的作者,跟他筆下的人物有沒有仇?
誰跟得上你的節奏呢?
宋徽宗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口水,感覺嗓子眼發干。
但他不想去承認陳通的這種說法,如果他承認了陳通的說法,那陳通接下來肯定會有狂風驟雨的攻擊。
因為陳通不會給你說一句廢話,只要《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黑諸葛亮這個論點成立,
那么接下來肯定會有爆炸性的消息。
所以宋徽宗此刻必須要把這件事情給摁住,不能讓事情發酵。
最美瘦金體:
“大家不要聽陳通在這里胡說,所有的史學家都認為,《三國志》是偏向于蜀國的,”
“而《魏略》是偏向于曹魏的。”
“難道陳通一句話就要推翻史學家千百年來所確立的立場問題嗎?”
“我就不相信,這個天下所有人都錯了,只有陳通一個對了!”
…………
秦始皇也是被陳通這樣的說法給震驚了,畢竟這是研究史學的另一條路,
如果真的搞清楚了作者跟筆下的人物有仇,那么這個人在史書上動手腳的可能性就更大,
他現在都覺得陳通是一個奇才。
但是作為炎黃的始皇帝,他還是要保持中立的角度。
大秦真龍:
“陳通,姓趙的提出這個問題,你怎么說呢?”
“難道說你認為自己是對的,所有人都是錯的嗎?”
“你陳通真有這個本事嗎?”
…………
陳通嘿嘿一笑,搖了搖頭。
陳通:
“我陳通當然沒有這個本事了!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三國志》的立場問題。
這是雙重立場。
這才是外行看不懂的地方。
首先,《三國志》是司馬家族編寫的史書。
你們明白為什么史學家說這本書的立場是偏向于蜀漢嗎?
那就是因為,司馬家族才是滅了蜀漢的人。
他們去刻意的抬高蜀漢的人,就是為了吹捧自己實現大一統的功勞。
只有對手越強,他們滅掉對手的難度才越大,他們實現大一統后,所獲得的功勞就更大。
這就跟李世民的那些粉絲,要把李世民所消滅的敵人的人數瘋狂的往上抬,
然后把己方參戰的人數瘋狂的往下壓一樣。
就是要制造出敵我雙方懸殊的這種差距,吹捧敵人就是為了最后抬高自己。
所以《三國志》在寫的時候那是帶有很強烈的立場,陳壽所得到的命令就是必須吹蜀漢。
所以從古至今,那些史學家說《三國志》是吹蜀漢的這個立場那是沒有錯的,
但這也不耽誤陳壽公報私仇。
你知道什么叫做明吹暗損嗎?
雖然陳壽不能明著去損蜀漢,去損諸葛亮,但是人家可以偷偷摸摸的下黑手。
這些玩筆桿子的人,要想給你教一下什么叫做高級黑,簡直不要太簡單!
因此,你看懂了《三國志》成書的這個過程,你就明白了《三國志》到底是偏向于誰。
陳壽寫諸葛亮傳的時候,他就是明著再吹諸葛亮,實際在那黑諸葛亮。
他不能違抗司馬家族的意志,但也不愿意違背了本心。
所以,陳壽在罵諸葛亮,完全不懂軍事!
這才造成馬謖失街亭,明里暗里,諷刺諸葛亮,水平太差,這才讓他的家族一起倒霉。
這就是為了泄私憤。
這就是史官的高級黑!”
…………
聊天群中所有皇帝都是豁然開朗。
史書還可以這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