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如果領兵去打曹魏的話,人家孫權的水軍直接可以去偷襲蜀漢的大本營。
人家可以從長江逆流而上,依靠水軍打入蜀川。
但曹操沒有這個實力啊!
在西部戰場上,曹操要翻越秦嶺去打蜀川,那簡直跟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差不多。
而曹操在東部戰場上,那也做不到坐山觀虎斗,因為人家是兩支水軍在交戰,你曹操是干瞪眼沒辦法。
你連收割人家的殘余部隊都做不到。
你上去就是送人頭啊。
所以人家才可以有恃無恐的在你眼皮子底下打【夷陵之戰】。
要是在陸地上敢打這么大規模的戰爭,曹操的鐵蹄早就跑過去把兩家都給滅了。
還留著你們過年嗎?”
…………
岳飛眼中滿是驚駭。
他這才感覺到,在宏觀廟算方面,他們這些帶兵打仗的將領,跟人家坐在廟堂之上掌控全局的這些大佬差別太大。
人家劉備等人從戰爭一開始,就直接認定曹操絕對沒有能力參與戰爭,所以人家才可以把曹操當成空氣。
這就是實力和自信的體現。
很多啥都不懂的人,卻還在這里把劉備打夷陵之戰,看成是諸葛亮千里之遙,二分天下。
這簡直太可笑了!
人家劉備就是篤定曹操沒有能力參戰,這才想先滅掉孫權。
而諸葛亮這就是屬于地圖上畫直線,完全無視了孫權有可能干掉他們。
這就叫能力的差距!
這就是格局的差距!
怒發沖冠:
“現在我完全肯定,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能力,那跟劉備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起碼對整個局勢的判斷,就是天差地別。
如果劉備的軍事能力是皓月的話,諸葛亮估計連螢火都不算不上。
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劉備要去打夷陵之戰,因為這就是為了滅掉孫權,從而決定誰才是南方真正的霸主。
如果這一場戰爭劉備贏了,那他就可以順勢滅掉孫權。
而這場戰爭如果輸了,人家劉備還可以退入蜀川,繼續三分天下。
這才叫進可攻退可守。
這比你諸葛亮的【隆中對】簡直高明不知多少倍!”
………………
呂后眼中滿是贊嘆,原來自己老劉家還真出了一個人才。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后):
“這才叫真正看懂了戰爭。”
“很多人怕是連這場戰爭中,劉備所要承擔的風險和收益都沒看明白吧。”
“這就是很多人只會紙上談兵的原因。”
“因為他連分析戰爭的能力都沒有。”
“現在誰還認為,劉備在執行諸葛亮的【隆中對】呢?”
“這不是搞笑嗎?”
“諸葛亮是聯吳抗曹,而劉備選擇的是,滅吳吞曹!”
“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人家一個懂廟算的諸侯王,會聽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在他面前指手畫腳嗎?”
“誰提出的戰略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呢?”
………………
崇禎此刻腦子嗡嗡直響,原來劉備的水平竟然比諸葛亮高出了這么多。
以前,他只是覺得【隆中對】有那么一丟丟的問題。
現在在跟人家劉備所制定的計劃一比,那直接就可以扔了呀。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我記得《三國志》中陳壽說,諸葛亮非常惋惜自己沒有勸住劉備,讓他別去打夷陵之戰。”
“以前,我還以為陳壽是在夸贊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現在才體會過來,這分明就是陳壽在譏諷諸葛亮,說他啥也不懂啊!”
“難道這個時候不去打夷陵之戰,不去滅掉孫權,反而要千里之遙兵分兩路去跟曹操死磕嗎?”
“估計真這么干,那蜀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
我去!
我老爹這么牛?
劉嬋此刻都驚呆了,他原本以為自己的老爹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偽君子。
卻萬萬沒有想到,老爹在軍事方面的造詣竟然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