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工人現在主要還是準備原材料,他們帶了電鋸等現代化的設備,在這方面倒是沒拉下多少進度。
就這樣....
一根金絲楠木和一塊塊金絲楠木做成的木板被連在了木制大樓上。
肉眼可見的,大樓三層建好,開始了第四層!
........
沙漠里這樣,沙漠外,百公里之外的沙勤縣,縣城里的操著外地口音的人忽然多了起來,
縣里僅有的七八個賓館已經全部住滿。
這還不算,就連好多招待所也是人滿為患,大有被擠爆的架勢。
“大爺,您知道附近哪有賓館嗎?”
已經成了沙勤縣大街上路人問的最多的一句話。
“怎么回事?這兩天人怎么這么多?”
一處民宅前,有老大爺看著遠處排隊吃飯的人群,忍不住的說道。
在他的記憶里,沙勤縣已經好久都沒這么熱鬧過了。
“聽說最近好像有個國際名人要來,不光是來了媒體記者,甚至還有從各地市特意趕來看熱鬧的,我家親戚本來在省城,昨天打電話的時候說想來住幾天。”
見到大爺疑惑,門前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解釋了一句。
“國際名人?我們沙勤縣什么時候能吸引國際名人了....”
大爺搖了搖頭。
沙勤縣本就是西北偏僻一小縣,常年飽受風沙,好多有經濟實力的百姓都搬走了,現在人口又少,GDP又不高,能來國際名人?
“老爺子,人家國際名人不是特意來沙勤縣,而是好像要去沙漠里和雙爺比賽游泳。”
一笑,中年婦女當即再次解釋。
“啊?雙爺?原來是因為這個,那雙爺比賽能贏嗎?”
聽到解釋,大爺忽然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不過很快臉上又閃過一絲擔憂。
沒辦法,
在沙勤縣,吳雙現在的名氣真的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甚至就連老爺爺都會親切的稱呼一句,“雙爺”而不是什么小明星,小主播之類的。
一來,吳雙直接與沙勤縣這邊的農戶簽訂了三年的小麥秸稈收購合同,無形之中給老百姓增加不少收入還解決的大麻煩。
另外,吳雙又在雇用了不少百姓到沙漠里扦插小麥秸稈,種樹等等。
如此,既能防風固沙又能讓百姓有活干,當地民眾怎能不感謝?
“老爺子,雙爺能贏不能贏的,再過幾天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中年婦女的聲音不小,生害怕老爺子聽不清楚。
“我去?沙漠離這里好像還有一百多公里.....”
老頭搖了搖頭。
要是在年輕的時候,一百多公里對他來說真的不是事,騎個駱駝就出發了,但現在.....
“沒事,我家爺們到時候也會開車去看,你要是想去,那就把你拉上。”
提到開車,女子的臉上忍不住的閃過一絲自豪。
在偏僻的地方,車就是核武器,不管平時用不用你必須得有!
而且在關鍵的時候順道拉上幾個鄰里街坊那才叫有面。
“拉上?好!”
.......
這一幕并不是個例,它同時在沙勤縣縣城的各處不停的上演著。
有許多人已經開始在為進沙漠而提前準備,駱駝、摩托車、小汽車等等,各種交通工具是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