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的驟變期應該是彗星剛剛墜落的那幾年,也是生物變異大爆發的那幾年。落下的彗星播撒了大量的變異基因直接讓處于環境驟變的情況下的生物大范圍大規模的進化變異了。
從六二年到七二年兔子的人口增長比起沈鑫上輩子所在的時空少了整整三千萬,而到了**年兔子的人口才勉強突破十億五千萬而在沈鑫上輩子的時空中這個時間點華夏的人口摸到了11億。
實際上如果沒有戰勝變異物種后大規模嬰兒潮,估計這個數字還要拉的更大一些。可就算這樣這個時空中華夏依然選擇了實施計劃生育,而且也只比另一個時空中晚了足足一年。所以沈鑫依然是計劃生育實施的一份子,他媽也沒辦法給他添個弟弟或者妹妹。導致以后沈鑫依然需要獨自挑起奉養老人的責任,當然他也許并不在意這些。
幾十年和大規模變異的生物相處的結果就是華夏人民以頑強的精神和對吃貨這個詞的詮釋,努力的把一些良性變異的物種吃的只能依靠人工養殖才能勉強生存下來。當然因為沒有能力觀測到靈氣變化,依然有很多物種處于持續的變異或者說為了適應新環境而持續進化中。
比如說沈鑫水桶里那只大爪蟹就是那只良性變異的螃蟹,體型比原始的普通石蟹要大上不少,而兩個螯足更是比大閘蟹都要大出一倍不止。同樣要是被夾一口一個不小心可能連手指頭都會被夾開,因此必須要用燒火的火鉗去抓。實際上就算是良性變異的物種想要在華夏生存也不容易,基本上繁殖能力差的就可能直接從好不容易良性變異成功的物種中被剔除,說白了就是被吃絕種了。
當然對于大部分農民來說抓到的東西基本上只分能抓到和不能抓到,在這個年代可沒有啥東西能不能吃這個概念的,只要沒毒大部分東西都被列入能吃的行列。畢竟這年頭連吃會豬肉都得挑日子,所以任何能夠攝取到脂肪和蛋白質的物種都處于農民伯伯的捕獵范圍之內。
實際上在沈鑫的記憶中村子周圍的農田基本上在好多年里面都沒有田鼠或者野兔亦或者刺猬的蹤跡,因為這些都屬于能吃的肉食。只有比較惡心的家鼠因為傳說會得鼠疫而不被人接受,基本上逮著就弄死然后丟掉。
沈鑫水桶里這些都屬于那些能吃的良性變異物種,不能吃的大概這個水塘里面也不會有。當然體型更大的魚也不是沒有,可惜那些都是被人訂走的。沈鑫專心對付那些好看的小魚,把它們養在家門口水池里面,這個水池是石頭鑿的簡單結實,但實際上并不合適。沈鑫估計這魚也就只能暫時養著,因為晚上的時候水池搞不好會結冰,到時候這魚大概就會被凍死。
所以他的想法就是等著晚上拿水桶拎著拿進屋子里面,至少屋子里面哪怕是冷也不會冷的能把水凍成冰塊。當然他實際上也就是身體中屬于孩子那部分靈魂特質抽了一下想要養金魚而已,如果是成年人那部分占上風的話大概是不會考慮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