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你確定羅叔和劉叔那邊靠譜?”沈鑫問著自家的老爹然后迅速的把手頭上的作業給消滅,對于他來說四年級的暑假作業不要太過簡單,他甚至不需要幾天就可以把所有功課的暑假作業給消滅然后開啟自己的自學之旅。
至于沈鑫口中的劉叔和羅叔則是他爹認識的好友,一個叫做劉巒雄一個叫做羅召輝據說還是港島來的股壇精英。
實際上當沈鑫用王童的名義告訴他爹日元可能劇烈升值這事以后,已經從完全靠運氣的金融小白逐步成長看得懂K線知道期貨的普通股民的沈爹就發現了這里面的賺錢機會。
當然如果完全依靠他自家的財產估計丟進外匯圈子里面連朵浪花都翻不起來就會被沖走,因此沈爹悄mi咪的聯系了一大票圈子里面的人,而沈鑫并不知道這個圈子里的人聚集起來的資金量竟然能夠達到數億。
雖然這個資金量只能說是二流甚至三流,可在這個年代已經是相當恐怖的事情了。先不說別的這個資金光是投入股市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讓某個股票出現好幾個漲停板,只不過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給人留下把柄甚至連有關部門也會找上門。
因此這個資金池里面大部分的人在股市里面都是各玩各的,基本上嫌少湊在一起做哪只股票,不是因為別的就是怕被人有關部門開罰單把好不容易掙來的錢給罰的一干二凈。在大盤如此好的情況下明明只要小心點就可以輕松掙錢,基本上沒人干那種很容易把自己送進去撿肥皂的差事。
至于劉羅二人則是這幫有錢的老板請來的參謀和操盤手,當然他們本身也是有資金在里面的。
同樣因為大夏對外匯管控比較嚴格,他們只能通過劉羅二人的渠道把資金慢慢的套出去然后再進來。這一進一出就需要扣一筆操作費用,簡直就和搶錢一樣。
不過這幫聚在一起的老板并不差這點,最重要的是隨著各種消息越來越明顯,他們開始變得心急起來。在這個年頭只要財富達到一定程度或者有一定渠道都不會錯過這場日元升值的財富盛宴,而這個時空95年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在兩百到一百九十日元兌換一美元的樣子,比起另一個時空同時期六十多日元兌換一美元差了不知道多少。
所以這個時空中東瀛民眾中積累的財富更多,而他們其實也是迫切渴望日元升值的人群。因此當傳出要進行幣值談判的時候,日元就開始小幅度的升值了,從年前的將近200日元兌換一美元,攀升到了現在187日元兌換一美元。
哪怕沒接到這一筆單子羅劉二人也會對日元動手,而沈鑫他爹召集的江浙老板聚集的財富只是給了他們更多的彈藥和幫助,同時確立了他們的信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