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居然都能參加選秀嗎?”
“這實力真的一言難盡。”
“哈哈。韓為自己都說了,他自己都無語。”
“欲揚先抑吧?”
“他喵的這揚得起來嗎?”
“韓為倒是不掩飾對姜琪的偏愛。”
“姜琪也值得偏愛啊。”
“李錦有點可憐,韓為過分了。”
“哪過分啊?是你你喜歡誰?我肯定喜歡實力強的姜琪。”
“最強ACE,居然把吳海婻都拼下去了。”
“吳海婻也不強吧?”
“正經韓國女團已經出道的。不強?”
“孟琰琬是真的很強。”
“李錦挺好的啊。偶像這一塊你非得談實力就是杠了。”
“是啊。偶像不就是實力不強著稱嗎?”
“那是指演戲這一塊不是專業的。但是唱跳都有實力好嗎?”
“李錦接地氣。多有意思啊。”
“我不管,李錦長得漂亮就行。身材也好,還年輕。洋娃娃。”
“我也不在乎。好像韓為很在乎。”
“不服氣。憑什么偏向姜琪?李錦是不是受氣啊?”
“韓為幾乎和李錦沒什么互動,看到姜琪反而就眼含熱情。”
“放呢?和李錦沒鬧嗎?說多少話?”
“真是什么人都能上網。”
“別吵了,兩個都是一個公司的,也都喜歡。”
“反正感覺韓為是不怎么上心李錦。”
“你讓他怎么上啊?李錦那實力……居然能C級?”
“看吧。都是綜藝,不要較真。”
在天秀傳媒開始正式發微勃還有動用公關宣傳資源給兩人在視頻平臺和社交平臺宣傳的時候。
明顯對姜琪介紹更多,對李錦一筆帶過。
尤其公司短視頻賬號只發了姜琪的第一期直拍,卻沒發李錦的。
下面網友直接議論,但公司并沒有回應,也是故意的。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引起話題和熱度,最終形成議論。從而增加搜索量,最終頂上熱搜,形成刻意營造的偏向觀念。
后期可以達到一種專業效果。
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