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十一月一日到來的時候,無數網友早早守在直播間里,等待著高原的出現,似乎這個削瘦的年輕男人,有著某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魔力。
“聽說今天的直播時間比以往要長一些。”
“是這樣,從下午一點到三點,整整兩個小時。”
“也不知道高老板又會帶給大家怎樣的驚喜呢。”
“難講哦,他落選了本次諾貝爾獎,心情應該比較糟糕吧。”
“不會的,如果他要是在乎這些,就不是我們喜歡的高原了!”
“有道理,我最欣賞高老板那股不服輸的精神!”
直播開始前,觀眾們在進行熱烈討論,等到距離直播開始還有三十分鐘的時候,各大直播平臺的觀眾數量已經超過一千萬人,甚是熱鬧。
難怪有人說,高原是科技圈里唯一能和明星網紅拼流量的存在,其他科技大佬開直播,多數時候根本就沒有人搭理。
下午一點整,視頻信號準時傳來。
隨著光影輕輕一閃,眾人終于看到了高原的身影。
可能是因為入冬,天氣比較冷的緣故,高原今天穿了一件飛行員皮夾克,還帶了頭盔,頭盔上是老式圓形護目鏡,下半身是牛仔防風保暖褲,以及一雙棕黃色馬丁靴。
“高老板今天很精神啊!”
“總算不穿運動服了。”
“帥氣!這打扮就像二戰時候的戰斗機駕駛員一樣!”
彈幕稀里嘩啦評論,難得大家討論起了高原的衣品,而這個話題以前從來就不曾存在。
眾所周知,高原是個對餃子和運動服有特殊癖好的存在,服裝搭配什么的他完全就不懂,只知道穿著舒服就好。
微微一笑,高原面對鏡頭說道:“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我們的科技改變生活特別直播,算上三周前在大西北那一次,這是科技改變生活的第二期節目。”
“在節目開始前,我想先告訴大家一件事情,昆侖公司關于碳納米管,關于固態電池,關于高分子電池隔膜,關于空氣型儲能電池等等的一系列論文,已經整理完畢,并且全部上傳到我們的學術網站,昆侖問道!”
“另外,昆侖問道十一月刊,昆侖問道電氣化學特別刊,也已經同步上架!”
高原說著,從懷里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兩本期刊,薄的那一本是昆侖問道十一月刊,而厚的那本是特別刊。
“如果大家想了解,昆侖公司在高分子和電氣化學最前沿領域都取得了哪些突破,我們的試驗設計和結果,或者我們對于材料學未來的預判和暢想!這兩本刊物請大家一定不要錯過!”
高原說完這段話,彈幕一下就炸了。
昆侖公司究竟是怎么實現固態碳納米管的?
怎么在納米管中使用隧道技術固定電子的?
怎么利用高分子技術,阻止鋰晶枝這一可怕物理現象的?
空氣儲能電池的內部設計及其原理,對鋁正極究竟進行了怎樣的特殊處理?
太多了!
困擾學術界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所有搞化學的,搞材料的,搞電氣的學生和研究者,都想知道昆侖公司是怎么將奇跡變為現實,實現了固態電池和空氣儲能電池,這兩大創世紀等級的巨大突破。
“牛逼!今晚就可以愉快的學習了!”
“相比春田正毅的金催化研究,高老板才更應該得諾貝爾獎!”
“就是,高老板和他的團隊,可是開創了高分子和電氣領域的兩大歷史呢!”
“起碼要給高老板頒發兩次諾獎,才能稍稍彌補一些。”
網友們紛紛替高原打抱不平,覺得諾獎委員會這次實在過分,完全就是一群食古不化的老古董,明明民間對高原的呼聲那么高,他們卻一點也不考慮群眾的意見。
而高原從始至終,沒有提和諾貝爾相關的哪怕一個字,仿佛對他來說,那只是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這種淡漠與不關心,恐怕才是最讓諾獎委員會難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