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用快速而沉穩的語氣介紹造城計劃,人們漸漸開始明白,這個計劃并不是針對房地產商,也不是什么舊城改造工程,而是為華夏文明今后很多很多年的發展,選擇了一個方向。
在這個方向現在看起來很奇怪,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但很肯定不是資本主義,而是一種基于科學和文明發展的激進計劃。
一切從科學出發,一切都是為了華夏文明更好更快的發展,總有一天,人類將走向星辰大海,到那時候,華夏文明應該是理所應當的領導者。
所有妨礙這兩個目標的存在,全都是需要被打破的枷鎖。
造城計劃是非常復雜的,除了低廉到近乎白給的租金,還有大量公立幼兒園,小學,中學,數量驚人的社會化少年兒童托管以及撫養機構。
所有一切最終的目地,都是要解決年輕人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有勇氣組建家庭,養育自己的后代。
歷史早已經證明,沒有任何一個生育率低于2的文明,能夠保持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日本,歐洲,皆是如此。
盡管目前韓國看起來還不錯,但畢竟他們是后發國家,五十年后的韓國人回想今天,恐怕會痛不欲生呢。
總之在高原看來,低生育率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不完全是房價造成的,但房價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沒有年輕人的社會,由老年人統治的社會,是不會有未來的,少年強則華夏強的道理,相信每一個人都明白。
“果然是嚴肅的科技節目,被高老板講的我現在心情十分沉重,感覺肩上的壓力好大呢。”
“沒什么可說的,爭取今年脫單吧。”
“誰也別攔著我,老娘要去征婚!”
“萬萬沒想到,高老板畫了這么大一張餅,到最后卻是這樣子的。”
“別氣餒啊兄弟們,交友群走起來!”
彈幕里充滿感慨,也有很多雞血昂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高原在演講最后爆出,原來啊,參加造城計劃是有條件的,為了鼓勵人們盡早成家立業,單身人士申請起來比較困難,只有十幾個平米的小公寓,好處是這種小公寓完全由未婚年輕人組成,是個脫單的好地方。
正應了高原一直以來常說的那句話,凡事皆有代價。
華夏就像一輛高速沖刺的戰車,每個人都是車上的一員,逃不掉的。
那些移民到西方的華夏人,以為自己是走向了自由,但究竟是不是如此,其實要打一個問號。
越來越多針對東亞血統的種族歧視發生,是肉眼可見的事實,這還是在華夏正在和昂撒文明正面交鋒,并未戰出結果的情況下。
假設華夏輸了還好,海外華夏人可以繼續做自己的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