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星宇的一個視頻,讓地球上吵的不可開交。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是火星發現微生物的消息,各類人跳出來議論。
網絡上立刻就有人站出來,宣稱自己是火星人的后代,還有專家出來分析火星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一群明星網紅也借著這個話題秀腿秀身材,雖然大家也不明白這跟火星發現微生物有什么關系。
……
杜星宇沒有心思去關注地球上的紛擾和吵鬧,他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火星曾經存在智慧生命,那三十九億年前,他們也是被時空湮滅炸彈毀滅的嗎?
還是說,地球人就是火星人?
科技模擬器無法給杜星宇更多的信息,他需要自己找到證據去推測。
“火星人的事情還是先放在一邊,讓那些專家們去琢磨折騰吧!”杜星宇心想,“還是想想怎么應對小行星撞擊的事情。”
“危機來源于海王星!”這是科技模擬器收集信息后做到最大程度的危機預判。
海王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體積排名太陽系第四,質量是地球的17倍。
“又是它,海王星!”三十九億年前,就是因為海王星經過柯伊伯帶時引力改變了柯伊伯帶小行星和隕石的運轉軌道,導致了火星隕石天災的誕生。
這一次,它將把災難帶向地球!
“要密切觀測海王星軌道方向的情況……”杜星宇想到這里,又感覺有點有心無力。
人類目前對柯伊伯帶的觀測能力十分有限,直徑幾十公里的小行星起碼要到海王星軌道的距離,他們才有一絲可能觀測到。
杜星宇還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怎樣來“解決”這顆小行星,或者改變它的軌道。
在火星上,杜星宇又呆了一個月,完成一些科考任務。
很快就到了要返程的日子,他和許憐秋、沈雁以及徐睿四人將返回地球,其余六人繼續呆在火星建設基地和研究。一年后,飛船會再次前往火星,帶來換班的成員。
“各位,保重!”熒惑號火星飛船上,杜星宇朝留在火星的隊員們敬禮。
“隊長,下次來讓他們多送點吃點啊!天天吃罐頭和土豆,我都要吐了!”蘇鵬在通訊器里喊道。
“我們地球見!”熒惑號火星飛船再次啟動,它輕而易舉的就沖出了火星稀薄的大氣層,返回地球。
因為這幾個月,火星和地球的距離又增加了一些,所以這次杜星宇等人花費了四十天才回到地球。
地面,早有大量的人在等待他們歸來。
這種場景杜星宇已經經歷過一次了,領導握手、記者采訪、家人相見、親友問候,身體檢查等等……
外界有無數問題想要詢問他們,有關太空航行、火星環境、火星生命之類的,每個人的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的。
但杜星宇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接和與父母朋友短暫見面以外,以身體休養為理由,把所有的采訪和活動都推掉了。
媒體和全國民眾都在慶賀,火星任務的圓滿成功,以及發生火星微生物的重大發現,杜星宇卻在考慮,如果對付一顆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如果太大,那就只有選擇逃離地球了。”杜星宇在思考著,“如果是像當初滅絕恐龍那樣直徑的小行星,人類文明還有機會,我該怎么做?”
不到萬不得已,當然不能放棄地球。
“必須要在地球軌道之外,就把隱患消滅掉!不然它受到地球引力吸引,會更加難處理。而且小行星碎片會砸到地球上,那就是隕石雨,人類文明也難以承受……”
“所以第一思路,就是在地球之外就解決掉它!目前看來,火星可以作為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