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是指一物理系統在必須特定頻率下,相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這些特定頻率稱之為共振頻率。
這種物理現象,有時候會造成巨大的破壞。比如19世紀初,一隊拿破侖士兵在齊步走過大橋時,因為齊步走的頻率和大橋的固有頻率一致,使得橋的振動加強,當振幅超過最大限度時,大橋便斷裂了。
共振武器便是利用這個原理,以非常不起眼的方式,也能破壞構造堅固的敵方目標!
“是啊,敵人處在海王星大氣層內,我們可以發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利用海王星大氣作為傳播介質,讓巨鯨母艦的艦體裝甲發生共振,直到破裂!”
“杜指揮這個想法可行性太高了!比其他武器都靠譜!”他們由衷的稱贊道。
杜星宇繼續分析,說道:“共振武器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傳播介質,只要敵人處在海王星大氣層,這一點就沒有問題。”
“另外就是我們要知道敵人戰艦材料的固有頻率,必須要知道精準的頻率,才能保證戰艦裝甲發生共振!”
“現在我們擁有鯨鯊號的艦體材料,它和巨鯨母艦的艦體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用它來測出這種材料的固有頻率。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我們只需要想辦法制造一個制造大氣共振的大型超聲波裝置,保證它的傳播距離夠遠,足以覆蓋整艘巨鯨母艦!”
……
武器研發團隊立刻開始進行,杜星宇的科技模擬器上,又新建了兩個武器項目。
氣象武器的《雷暴發生器》。
以及共振武器的《行星沖擊鼓》。
《雷暴發生器》這種氣象武器,人類早有研究,而且還解析過海族文明的氣象武器,所以一開始研究完成度就超過百分之七十,還有一個專家的氣象武器研發團隊負責,不需要杜星宇太過操心。
他將精力全部投入到《行星沖擊鼓》上,越是研究,杜星宇越是發現這種武器的可怕。
它就像蝴蝶效應一樣,以微妙的變化來造成巨大的破壞力。
假設有一面功率足夠的行星沖擊鼓持續不斷的釋放超聲波,引起行星大氣層的共振,并且將這種共振傳導到行星表面,甚至是慢慢傳導到行星內核。
經過幾千甚至幾萬年后,振幅不斷擴大,行星的內核可能都會因為共振碎裂,整顆行星都會被破碎!
這是理論上,可以摧毀一顆行星的超級武器!
它最大的問題就是準備的時間過長,必須發射就知道破壞目標的固有頻率,而且需要介質來傳導共振,如果敵人有所戒備,這種武器就派不上什么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