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星宇也是聯盟科學院的創始人之一,所以他們稱杜星宇為院長。
“已經開始對接了。”許憐秋走上來,說道。
現在的操作是通過太空工程船和太空機器人進行操作,脈沖定位矯正。
“終于要對接了!”粒子物理學家巴特勒緊張起來,雖然這些年人類其他科技發展的很快,但是在基礎物理學上,進步有限。
而這個環星球粒子對撞機的制造,將會彌補這塊短板!
眾人安靜的看著,虛擬世界同步著現實世界的場景。
地球外太空中,一截又一截的真空管道被太空工程船拼接在一起,最終,它們將地球環繞起來,連接上粒子對撞機兩端的太空室。
如果用星空巨獸的視角來看,它宛如一條星空巨龍纏繞著地球!
“環星球粒子對撞機已經拼接完成,正在進行基礎檢測。”人工智能的投影出現在他們面前,匯報進展。
“冷卻系統檢測中……冷卻系統完好。”
“超真空管道排查中……”
“磁加速系統檢測中……”
“開始檢測粒子流發射裝置……”
這么大的裝置,要全部檢測完成需要一些時間。中間終究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但都被檢修機器人現場解決了。
“第一次檢修完成。”人工智能匯報情況。
“安裝能源裝置需要多久?”杜星宇詢問道。
“120天。”人工智能說道,“加速管道開工需要超過35萬個核聚變發動機以及相應的核聚變能源。”
根據質能公式,物體越接近光速,質量就越接近無窮大。所以即便只是加速粒子,需要的能量也是天文數字!
每一截超真空磁加速管道都需要上萬臺核聚變發動機來提供能源,一級一級的加速,讓粒子獲得當前情況下最接近光速的速度!
“杜院長,我們的艦隊長在小行星帶采集能源,第一次試驗,最快也得四個月了!”一名院士說道。
“嗯。”杜星宇知道,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
若是從前的時代,要建造這樣的環星球粒子加速器,至少需要五年以上,但他們只用了幾個月,雖然是因為早已設計好了方案,擁有自動化工廠,為了這個速度聯盟、星耀公司和科學院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
“四個月后,開始第一次粒子對撞試驗。”杜星宇說完,退出了虛擬世界。
杜星宇又在冷凍人康復院呆了三個半月,他還沒開始第一次粒子對撞試驗,卻先得知了一個壞消息。
“人類前往魯坦726-8(鯨魚座BL)恒星系(距離比鄰星約十光年)探索的太空艦隊全軍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