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拿下這里,人類又用時一年,建造出了中等星域級戰艦,出動兩百艘星域級戰艦,才攻下這塊恒星系殖民地。
同時,在另一邊,人類拿下了一個天鷹文明還沒來級的占領的恒星系,沃爾夫359恒星系。
沃爾夫359是獅子座內一顆小且昏暗的紅矮星,恒星系內的可開采資源并不多。
在這個地方,人類只留下了機器人和無人艦隊,用來開采資源。
如今一來,不到兩年時間,人類的疆域就從一個恒星系擴充到了六個恒星系!
現在的人類,還不足以稱之為三級文明,應該說是2.9級文明。
成為三級文明,不僅要掌控大統一理論,同時疆域起碼要達到十個恒星系。
因為只有擁有這么多資源,才能制造出足夠強大的科技造物!
……
“才兩千艘!”距離天鷹文明第五艦隊進攻人類,已經過去兩年時間。
這段時間天鷹文明沒有主動進攻人類,只是在周圍恒星系和人類產生摩擦。
人類的星域級戰艦,堪堪提升到兩千艘,其中一千九百艘,都是初等星域級戰艦,只有一百艘中等星域級戰艦。
至于高等星域級戰艦,人類一艘都沒有。
初等星域級戰艦,一次超空間躍遷的距離,在五光年到十光年。
而中等星域級戰艦,一次超空間躍遷的距離,在十光年到三十光年。
高等星域級戰艦,一次超空間躍遷的距離才三十光年以上。
而且每艘戰艦的能源至少要保證能夠超空間躍遷四次,最好還要有能源進行戰爭。
人類目前的中等星域級戰艦,在這一點上很是勉強。躍遷兩次,就要消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能源,如果真的打起跨恒星系戰爭,那就是一次性用品!
“在我們沒有更高級的能源利用方式之前,必須建立穩定的超空間巧跳躍點和能源倉庫。這樣戰艦就能往返于數個恒星系,并且及時補充能源。”杜星宇發布了新的規劃。
于是,在人類掌握的各個恒星系周圍,都建起超空間跳躍點。這些跳躍點同時也是深空基地,它在保證超空間跳躍不受到敵人的干擾的同時,給戰艦進行補給。
在忙碌的戰爭準備中,人類又度過了和平的三年。
而這些年,天鷹文明并沒有閑著,和他們戰爭的星盜文明,最終快要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