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蕭太后
趙乃明等人福建一行身上是有便宜行事圣旨一道的,先斬后奏,皇權特許。
這么大的權力給下去,昭寧帝也是猶豫再三之后才做下的決定。
福建山高水遠,倘或真成了自立為王不受朝廷控制的小王國,那沒有這樣的圣旨,趙乃明他們只會更加步履維艱。
既得便宜行事圣旨,代天子行事,至少軍中將士若見旨意,還是知道自己該效忠朝廷還是效忠福建官員的。
所以等到杜知邑收到趙盈送到隨明的信,心下便立時有了主意。
趙盈都打算把鄒尚敬先推出來做這個替罪羊,殺一個福建巡撫立威,這叫殺雞儆猴,哪怕震懾不了福建大小官員,最起碼是他們的態度。
于是鄒尚敬從福州辛辛苦苦趕到隨明縣官驛的第七天,趙乃明的病情好轉,人還沒動身,他先被抓了。
人抓起來,本來應該押解回京,毒殺親王的罪名扣在他身上,再兼于福建的失職,他這條命無論如何是保不住了。
杜知邑做戲做的全乎,從人證到物證,短短七天時間,他把什么都準備的妥妥帖帖。
鄒尚敬連喊冤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欽差衛隊給扣押下。
等到趙乃明一行動身繼續趕路時,還特意給鄒尚敬準備了個囚車,帶著他一路往福建而去,根本沒有要把人押解入京的打算。
消息傳回京城,沈殿臣對此大為不滿,金殿上進言,倒不是說要把趙乃明他們參奏一本,只是講這不合規矩。
他雖然也看不上鄒尚敬,但好歹還是一省的巡撫,既有罪,押解回京交刑部審理才是正經,哪有私自帶著人又往福建而去的道理?
他在太極殿上一開口,趙盈先冷冰冰剜回去:“我如果沒記錯的話,常恩王兄離京欽差福建,身上是有父皇便宜行事圣旨在的,閣老現在說這不合規矩,話里話外無非是說常恩王兄自行做主,不把朝廷規制放在眼里。
難不成父皇的圣旨在閣老眼里,也形同擺設嗎?”
她一貫最擅長強詞奪理。
“便宜行事之權原也只是為了他們在福建行事更方便周全,卻并不是叫常恩王爺——”
“好了。”對于這樣的口舌之爭,太極殿上日復一日從沒有斷過。
昭寧帝有時候心情不錯,聽上幾句,不放在心上,聽完就忘了。
有時候心情不好,就聽都懶得聽。
他一開口是要打斷沈殿臣的架勢,趙盈下意識就回頭往寶座上看去一眼。
神色與往常無異,后宮里孫貴人也并沒有什么消息送出來,可是昭寧帝心情不佳,這是肯定的了。
沈殿臣對此也是清楚的,是以老老實實閉上了嘴,掖著手往一旁退兩步。
昭寧帝翻了眼皮去看他:“福建形勢尚不明朗,朕既予他便宜行事之權,要怎么處置福建官員,且都隨他,沈卿也別太指手畫腳。
若真有不妥之初,沈卿身為內閣首輔,心中有所不滿,也等到來日他們幾個回京交旨時再議吧。”
一聲指手畫腳,一句心有不滿,登時叫沈殿臣手腳冰涼。
不寒而栗是很難用言語完全形容出來的感覺,他也少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