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浩天說到此處,宋天華立刻集中了精神,靜靜的聽著。
就連王成虎也有些意外,他瞇縫的眼睛帶著幾分不滿的看著柳浩天。
柳浩天沉聲說道“我所說的這第2股勢力,指的是資本豪強勢力。
或許大家對這個概念很少聽到,那么我可以給大家解釋一下,在農村,在縣城里,在一般的地級市里,隨著國有經濟的影響力相對較弱,隨著地方經濟財團和經濟團體的出現,往往就會出現一種全新的局面,那就是一個地方的經濟會被一個或者幾個家族所把控,慢慢的就會形成與地方并駕齊驅的豪強勢力,而這些豪強勢力的出現,如果不加以及時的意志,將會動搖我們的執政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同志們,我相信,你們應該很清楚,如今的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局面之下,如今的世界危機重重,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而資本好強就是那個能夠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一個10分巨大的危險。
我相信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豪強政治是歷朝歷代王朝政治穩定的最大威脅
古代,地方豪強廣占大量土地,把控郡縣的經濟和民生,權勢超過官府,不僅影響了政
府的收入,而且影響著政治穩定,發展到最后,為保證經濟利益世代相傳,并進一步獲取更大的利益,會豢養私人武裝,形成了割據勢力,最終開始問鼎政權。
縱觀我國的歷史的治亂循環,豪強勢力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某種程度上說,國家能否控制地方豪強的產生,是維持政權穩定最終要的基本條件。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奪取政權,托古改制,濫發貨幣,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西漢皇族劉秀依靠豪強地主的支持,擊敗了其他的起義軍,建立了東漢,這就為東漢豪強政治的源頭。東漢豪強地主一般都是世代公卿的大族,他們擁有廣闊的私人莊園,相當的部曲,豪強地主逐漸成為東漢政府的統治支柱。東漢時期以察舉制選官,察舉制度后來逐漸為世家大族所壟斷,成為他們籠絡士人,結黨營私的工具。士人不再僅僅忠于皇帝,而且還忠于自己的主公,逐漸形成雙重君主標準,這為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奠定了基礎。東漢末年割據自立的軍閥,大多都是世家大族的地方豪強,典型如袁紹一門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他們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澤,種植糧食和各種經濟作物,還經營手工業、漁牧業。
可以說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是豪強力量不斷膨脹的必然結果,最終導致了軍閥混戰、東漢滅亡,三國鼎立的局面。
歷史上,唐朝的安史之亂,實質就是地方豪強勢力和中央政權沖突的集中體現。清末民國出現的軍閥林立,其實走的也是歷代豪強的路子,只不過民國時期的地方豪強武裝勢力,都能夠看到國外勢力的身影。那些沒有得到國外勢力支持的民閥,最后都敗下陣來。
所以,同志們,大家了解了歷史,就應該知道,豪強勢力對于整個社會穩定的危害有多么強大。”
柳浩天說到此處,宋天華的眉頭已經緊緊的皺了起來,雖然他感覺柳浩天到現在為止所說的內容都是引經據典,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柳浩天說要引發出來的這個結論,還是讓他感覺到有些不安,甚至是認為柳浩天是在危言聳聽。
不過他并沒有著急,依然默默的聽著。
王成虎臉色卻更加難看了,他已經隱隱的感覺到,柳浩天這是準備在南松市掀起一場滔天巨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