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談話聊天間,周蠶將材料跟工具都準備好了,并且叫來了兩個五大三粗的年輕人幫忙。
劉星見狀迎了上去:“四零的鋼管切一根一米八五的,一根一米二的,在切三根八十公分長的就行。”
“好!”周蠶帶著身邊的兩個年輕人照做。
劉星的等切好了,在一根八五的四零鋼管上畫了一根粉筆線:“從這里到這里利用壓彎機壓彎,角度大概是五十度左右,不對的話可以在調整。”
“這個得你來,這鋼管貴著呢,要是報廢了一根,我可貼不起。”周蠶訕笑說道,其實他是怕彎壓不好,所以才這樣委婉的拒絕了。
一旁的謝獅子頭聞言直搖頭。
鐘軍也笑了笑。
今天這個周蠶有些怪。
平常可是從來不這樣低聲下氣說話的。
可是遇到了劉星,居然這樣拘束,真是有些意外。
劉星沒有去想這么多,而是拿起鋼管走到壓彎機面前壓起了彎。
壓彎是很需要技巧的,一旦力度跟角度不對,那報廢鋼管還是小事,傷到人了才是大事。
不過作為重生人士,不知道做過多少鐵犁的他,自然是不會犯這個基礎錯誤,也就是一兩分鐘的時間,手中的鋼管就借助壓彎機跟輔助道具給壓好了。
一旁的周蠶看著那是瞪大了眼睛。
他這才知道,劉星這小子不簡單。
至少在制作鐵犁的技術上,比他要厲害許多。
眼見劉星又開始給另外兩根鋼管小幅度壓彎,當下連忙上前幫起了忙,并且小聲的詢問了其中的技巧。
劉星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讓周蠶那是受益不淺,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直到這時,他才發現鐵犁原來還可以這樣制作。
不但可以省力,還可以節省好多材料。
對于周倉的反應,劉星笑了笑并沒有多說什么。
因為他給周蠶講解的制犁技術,那可是幾十年后才有的知識。
雖然放在幾十年后那是爛大街的干貨,甚至因為農民不種田都被淘汰了。
但放在八十年代,那依然是會讓懂行的人震驚。
眼見鋼管的壓彎工序都完成了。
劉星就將其擺成了鐵犁的形狀,然后右手拿起電焊機的手柄夾起一根焊條,左手拿著防護罩,滋滋的就點起了焊。
周蠶在一旁認真的看著,起先只感覺劉星點焊的手法很熟練。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焊接點的焊滿,焊渣子敲去,他發現了一件極為恐怖的事情。
那就是劉星焊接出來的焊疤竟然呈現魚鱗的形狀。
也就是說,這是老師傅才能焊出來的魚鱗焊。
而劉星在舉手投足隨意間竟然焊出來,這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