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上水渠的修建,其實在老屋村歷年來都有。
但那都是修修補補,真要像劉星這次動用挖機,逢上開山,逢河挖河的那可是沒有先例。
之所以要這樣做,那是因為經過這段時間對集市的調查發現。
集市主干道的排水系統很好,地底下的環洞也埋的很到位。
但一旦離開了集市的主干道,向東一千米,或者向南五百米,那排水系統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了。
甚至當地的一些村民,還會在水渠兩旁種菜,有的甚至將水渠攔腰截斷,用來灌溉禾苗。
這樣的做法,在風調雨順的年份,那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甚至在干旱的季節,那也無傷大雅。
但要是遇到了洪澇災害,那咱們辦?
最后的結果無異于是整個集市被大水給淹掉。
甚至出現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局面。
這可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在劉星的記憶中,八二年的六月份,也就是差不多端午節前后,會有一一場洪水降臨。
老屋村其他村民的損失他不記得,劉星只記得大姐劉冬菊家的土磚房,還有豬圈里面的豬,全都被淹了,最后沒有辦法之下,只得帶著小不點還有趙東魁回娘家住了大半年才回去。
等到再次在宅基地上建好新的紅磚房,那都已經是**年的事情了。
這一場大洪水,直接讓老屋村的經濟倒退了至少五年。
這錢財損失了倒是其次。
關鍵是還有許多人被淹死了。
至于餓死的人倒是沒有多少,因為樟木鄉的鄉長謝忠救援很給力。
但不管怎么樣,對于劉星來說。
既然重生了,這樣大面積的洪澇災害自然是不能在發生。
所以,哪怕是丟面子,他也要找李大偉調遣三臺挖機過來,第一時間將集市周邊的水渠給挖通了。
只有水渠通了,那老屋村的百姓,還有集市上的商販,才會在洪水中的肆虐中安然無恙。
這可不是他有多么的高尚,而是不想在看到重生前那凄慘的景象。
看到重生前大姐在洪水中哭泣,小不點抱著一根木頭在水中漂浮孤助無援的場景。
眼見修建的水渠位置到了,劉星連忙收回了思緒,第一時間就跳到了水渠中,查看起來了情況。
“這是怎么回事?”只看了一眼,劉星就察覺出來了問題,他伸手指著未建成的水渠堤壩,問泥瓦匠趙彪:“為什么用黃泥和灰?而不是水泥?”
“水泥離這太遠了,我沒讓趙迪他們挑過來。”趙彪訕笑著露出了一口黃牙:“這應該沒事的,以往我們修建水渠堤壩都是用的黃泥,而且質量很好。”
“你這說的什么話,不想干明說就是。”劉星聞言忍不住發飆了:“我是少了你的工錢了,還是中午飯沒讓你吃飽了?凈干些混賬事!”
“這水渠的修建可是關系到集市未來幾十年的排水,還關系到老屋村莊稼的收成,你們這樣偷工減料行嗎?”劉星見所有泥瓦匠還有幫忙做事的小工都湊過來了,當下卷起衣袖,一腳就將跟前砌好的一段水渠堤壩給踹倒了。
趙彪看到這一幕,那是尷尬的要死。
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畢竟不管怎么說,是他不對在先。
但是劉星也不能這樣對他說話啊!
畢竟再怎么說他都是好幾十歲的人了。
響鼓不用重錘,他能聽得懂人話的。
其他十幾個泥瓦匠見狀,一個個也是處在原地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畢竟以往老屋村修建水渠堤壩,都是用黃泥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