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建造紅磚房需要多少錢,他心中那是有數的。
只要不亂來,他給的那絕對綽綽有余。
“唉!別提了,最近硝石村不是在修路嗎?農網電力也在改造,都是你爸出面在請客吃飯,現在這事情辦好了,回頭一查賬本,才發現這吃喝的錢好幾千呢!而且都是他自己墊付進去的。”周秋香道出了內幕。
其實真實內幕是劉大釗利用這次修路的機會,將硝石村好多山道都利用挖機鏟平了,而且好多魚塘的堤壩都重新護坡了一次,這一來二去,最后才發現錢不夠用了。
要不然根本就不會找劉星要錢。
畢竟之前利用沙子地種植蔬菜,可是賺了上萬。
再加上劉星前前后后給的錢,那怎么花都夠了。
當然了,這可不是劉大釗沒有經濟頭腦,而是想為硝石村做幾件好事,幾件實事,畢竟要是整個硝石村自己他一家富裕了,那多少說不過去。
而這次順道將硝石村其他偏僻地方的山道都給修通了,就是大實事之一。
硝石村的村民雖然沒出錢,但都出了力。
就連小孩子都來幫忙了。
干的那是熱火朝天。
劉星哪里知道這里面的內幕,當下隨口問了一句:“不可以找上級領導報銷嗎?”
“問題是給硝石村修路,改造農網電力,好意思去報銷嗎?”周秋香反問道。
“這倒也是。”劉星點了點頭。
既然是為硝石村在辦實事,辦大事。
這點錢要是還要找上級領導報銷,的確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他也知道,最近上級領導也沒有錢。
究其原因,那肯定是上半年的洪澇災害鬧的。
不對,還有豬瘟的肆虐。
現在雖然從外地進購的大批的生豬。
但目前來說,整個樟木鄉都還沒有緩過勁來了。
也只有硝石村,因為他的原因,還能修路農網改造。
要不然只怕好些連飯都吃不上。
想到這,劉星就釋然了:“媽,什么都不說了,下周禮拜五我回家,給爸取一萬塊錢回來。”
“行。”周秋香連點頭。
有了這話,他自然是不能再多說什么。
“那我去幫忙挑稻谷去了。”劉星說著,轉身就走出了土磚房,朝河邊的農田走去。
……
晚稻的收割。
實際比雙搶要輕松許多。
因為收割完了后,就不用像雙搶那樣,去耙田插秧了。
但就算是這樣,實際上當農民的也不輕松。
為什么這樣說了,因為每一年的晚稻收割,都是在預示著要交公糧了。
也就是農業稅。
至于稅收的比例,種過田的都知道。
按照通俗的來講,一畝地,不管是旱地,還是水田,那都需要交差不多一百斤的公糧。
這是什么概念,在八十年代來講,也就差不多一畝地五分之一的收入都用來交公糧了。
也許說到這,會有好多人不相信,引用幾十年后的話,那就是糧食畝產幾千斤什么的,怎么可能交農業稅會占到一畝地五分之一的收入。
但劉星卻是知道,這絕對是事實,而不是在故意貶低農民一畝地的收入。
也許在幾十年后,雜交水稻能達到一畝地上千斤的畝產,但是在八十年代,眼下這個以農耕為主的時代,絕對沒有夸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