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找郭大權麻煩。
但要是沒有收據。
那出現了問題。
那他可就只能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吞了。
最最重要的一點,有了這收據,日后水果批發市場也好查賬交稅。
在八十年代初期,大型營業性質場所交稅都是憑借這些原始單據的,而不是看營業收入。
因為營業收入根本就不準確,稅務局也沒有時間去查,也查不到。
然而劉星不知道的是,郭大權此時根本不想開收據發票單。
因為收據一開,就要交稅了。
哪怕現在不交,日后查到了也要補交。
當然了,劉星也要交稅。
但不多,畢竟他是買家。
而郭大權是賣家。
在八十年代,只要不被查到。
那稅務局的相關人員根本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因為好多交易信息在沒有聯網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法調查。
這個郭大權已經養成習慣了,根本就沒有交稅的念頭。
然后郭大權不知道的是。
劉星在集市上做生意。
包括最開始的鞋店。
到后來的水果批發市場。
所賺的錢,其中有一小部分都用來交稅了。
不是他傻,而是他懂的國富則民強的道理。
在八十年代初期,國家的稅收主要來源就是農業。
在工業上還有其他商業根本就是鳳毛麟角。
要是一個個都偷稅漏稅的話,那國家的基礎建設,只怕會停滯不前。
所以在賺到錢后,他就讓丁蘭、王娜、陸毅去計算稅費,并且第一時間送到稅務局。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八十年代的稅收還是蠻重的。
因為除了國稅,還有地稅等等稅收,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那還是不少。
郭大權不愿意出稅錢,那也是情有可原。
他見劉星詢問收據發票,臉色頓時拉胯了下來:“我這來集市上走得急,并沒有帶收據發票啊?”
正在木桌前擬定合同的丁蘭聞言,二話不說就遞給了郭大權一個收據發票本,然后又回去忙她的去了。
“你!!!”郭大權看著手中的收據發票本,那是氣的話都說不出來。
劉星笑了笑,在一旁等著。
其實像郭大權這樣做大生意的。
就不能有偷稅漏稅的想法。
因為生意做得越大,上面的人只怕就會盯得越緊。
而有沒有交稅,在稅務局一查就能查的出來。
要是交了,那領導就會對你的印象加分。
要是沒交,只怕以后可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這可不是在說笑,而是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
為什么有些人做生意超出了警戒線都沒事,而有些中規中矩的都被抓了。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遵守規矩,沒有交稅。
郭大權哪里知道這些,在沒有辦法之下。
只得給劉星開了收據發票。
可能因為生氣的原因,接下來連跟劉星簽訂水果買賣合同的心思都沒有了。在跟一旁幾個外地水果商販說了幾句后,就轉身去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