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黑衣年輕人不是別人。
正是吳書記身邊的秘書王寶才。
吳書記朝他發脾氣,自然是不敢還口。
一旁的吳昌盛看不下去了:“書記,這鼎盛紡紗廠庫存的布料王老板不要那是他的損失,你這朝小王發脾氣算是一個什么事情啊!”
“你不懂,現在的鼎盛紡紗廠庫存的布匹有多少,要是全都賣掉了,那可是能夠還掉三分之一的債務,更是能將欠工人所有的工資都結清,在低于市場價三成的情況下王老板都還想壓價,他那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趁火打劫的畜生。”吳書記說著說著,就破口大罵了起來。
很顯然,這回真的是被王老板出爾反爾的行為給氣到了。
要不然堂堂HY市的書記,怎么可能會在公共場合下罵人。
吳昌盛見狀,攤了攤手只好閉嘴不在說話。
李大偉跟劉玲玲更是不好想相勸。
畢竟這是吳書記跟王老板之前的事情。
要是瞎參合進去,只怕是自尋煩惱。
劉星也沒有多說什么,而是背著雙手在一旁淡笑看著。
他的這副笑容,讓吳書記看著多少有的煩躁:“你小子能不能別幸災樂禍”
“沒有啊!我只是有些好奇,這鼎盛紡紗廠生產出來的布料,不管是棉布料,還有毛布料,甚至是滌綸料,那應該都不愁銷售才是,而不是會庫存這樣嚴重的。”劉星隨口回了一句。
其實這里面的原因他是知道的。
剛開始鼎盛紡紗廠生產出來的布料。
真的是不愁賣,尤其是滌綸料,更是讓服裝廠搶著要。
但是到了后來,他們鼎盛紡紗廠在司空軍的帶領下膨脹了起來,將布料的價格提到了一個天價不說,還讓HY市的百姓都買不到鼎盛紡紗廠生產出來的布料。
也許會有人說,這樣他們不是在作死嗎?
生產出來的布料鬼要。
但事實上是。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
根本就沒有這樣,反而讓司空軍賺的盆滿缽滿。
至于原因,那是因為當時在整個湘南省,不!應該是在全國來說,滌綸布的生產都只有那么幾個紡紗廠才能做到。
簡單的來說,他們壟斷了當時的滌綸布生產。
所以價格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在買賣上更是一言堂沒得商量。
這樣的結果導致在七十年代的農民,根本就穿不起滌綸料做的衣服。
城里面的人,也只有那些有錢人才能買的起。
但隨著改革開放,隨著科技的發展。
要想壟斷滌綸布的生產,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國內的滌綸布生產廠家,在六七十年代只有不到十家。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末期,一下子就冒出了四五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