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為什么不買二手的呢?”乃心如站了起來。
“問題是質量可靠嗎?數量上夠嗎?”劉星攤了攤手。
“我這么跟你說吧!福田區的市民擁有自行車的數量非常高,二手自行車的數量也非常的龐大,別說一千輛了,就是一萬輛只怕都夠。”乃心如如實回道。
這話可沒有夸大其詞。
而是在福田區就有一家規模很大的二手自行車市場。
里面每天自行車的成交量,那都能達到上千輛的,再這樣的情況下,絕對能夠滿足劉星的需求。
“那你等下回去就給我聯系這個二手自行車的負責人,就說我需要一萬輛二八大杠,但質量必須好。”劉星笑著說道。
既然是二手的。
他相信價格在一百左右應該能夠買到,甚至更低。
“問題是你到底想干嘛?要這么多自行車想干嘛?”乃心如忍不住問道。
會議室中其他人也是疑惑的看著劉星,根本就不知道劉星想表達什么。
“我需要這些自行車成為新職業的交通工具,而這個新職業它的名字,就叫做快遞。”劉星拿起粉筆在講臺后的黑板上寫下了‘快遞’兩個大字。
“快遞???”
所有人帶錯愕了。
其中好些甚至都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畢竟在八十年代,快遞還是一個極其陌生的詞語。
“不錯,就是快遞。”劉星雙手叉在了講臺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隨著經濟特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了,甚至有的時候連買菜的時間都沒有,更加沒有時間去逛街買衣服。”
“而快遞,就是幫忙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頓了頓,劉星又補充了一句。
這話一出,眾皆嘩然。
會議室的所有人,都覺得劉星這次召集大家開會的內容有些不著邊際了。
因為就算是快遞這個職業可以幫忙買菜,可以幫忙買衣服,但以目前國內的經濟形勢,只怕根本就沒有多少受眾群。
而二手自行車的價格,按照一輛一百來算。
十輛就是一千,百輛就是一萬,千輛就是十萬。
要是這個快遞業需要一萬輛二手自行車,那光置辦交通工具,都需要一百來萬。這換做任何人,只怕都會為這個成本感到頭疼的。
劉星看著這一幕笑了笑,也沒有慌張。
在等會議室中的所有人都議論的差不多了。
當下朝蘇小妹招了招手:“你上來一下,配合我演練一下這個快遞的模式。”
“好!好!”蘇小妹笑著就跑到了劉星的身邊。
“首先呢,你扮演快遞行業服務的對象。”劉星提醒道。
“明白。”蘇小妹連點頭。
“總所周知,大家在菜市場買菜,或者在商場買衣服的時候,會遇到一種宰熟客的現象,簡單的說,陌生人去買東西,因為能講價的原因,那就能買到相對便宜質量一樣的衣服,而熟人來說,有的時候很難享受這個待遇。”說到這劉星攤了攤手:“是不是這樣的?”
“不錯。”
“老板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