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十月六號。
國慶的假期,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結束了。
但福田區的好多人依然沒有上班,這可不是他們的假期多。而是金融危機連鎖反應已經徹底的席卷到了整個深港縣經濟特區,讓大部分的企業都沒有了外貿訂單,有些甚至本土的訂單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再這樣的情況下,能放假休息的員工已經算是好得了。
有些直接被辭退了,連基本的工資都沒有拿到。
也許會有人說,在八十年代能在工廠上班的那都是鐵飯碗,根本就不能出現被辭退的事情,但事實卻是如此,整個深港縣經濟特區的失業人數,從十月一號的一兩千,到現在直接激增到了近萬。
還有一些都沒有記錄在案。
直接從整個深港縣經濟特區消失了。
這可不是他們從人間蒸發了,而是好多都去了黑作坊上班。
雖然工資低的可憐,各種保障都沒有,但他們仍然選擇了這條路。
畢竟人只有活著,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要不然的話說的再好那都是枉然。
當然了,也有好的企業跟公司,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安然無恙,相反他們的訂單多到做不完。
這個公司,星輝實業有限公司毋庸置疑就在里面。
但相關負責人,現在卻是沒有一個去關注訂單。
而是在緊鑼密鼓的籌劃跟快遞業務相關的事情。
在下午四點鐘左右,有關快遞業務的廣告終于在整個福田區鋪天蓋地的宣傳了起來。
廣告之所有只在福田區一個地區宣傳,這是乃心如、蘇小妹、張香君等人跟劉星商量后的結果。
畢竟快遞這個行業,在八四年還屬于一個新生的事物,要想讓全國的百姓第一時間都接受,這只怕是很難很難,為了穩妥起見,還是覺得先在福田區定點試行的好。
劉星起先不想答應的,畢竟快遞業在幾十年后的發展,那可是火爆的很。
但轉念一想,八十年代連一些最基本的電子支付都沒有,而且相關的電商平臺也沒有出現,再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沒有任何顧忌的面向全國推廣快遞業務,這的確是有些不妥。
所以再三思考后,他決定聽取乃心如、蘇小妹、張香君等人的意見。
畢竟她們都是為了他好,為了公司著想。
只是令他想不到的是,這快遞業務廣告在福田區的各大電視臺播發出去后,卻是遭到了好多企業、公司老板的嘲笑。
比如說什么星輝公司瞎折騰,這是錢燒的啊!
還有說星輝公司最近膨脹了,在這個是節骨眼上投錢給新生事物打廣告,這不擺明著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畢竟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就擺在這里,好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哪有時間去關注這個快遞業務。
當然了,以上這些觀點僅僅只能代表一些企業、公司老板的意見,其他普通老百姓大部分其實不是這樣想的。
他們看著廣告一是好奇,二是覺得這個快遞業務真心不錯。
畢竟花同樣的錢就能將需要商品買回家,而且還是直接送到家里面的那種,這樣省事省心的快遞誰不喜歡?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快遞員是直接在商貿渠道拿的貨,有些商品的價格,實際上比他們去商店或者市場上買的要便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