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立馬撤銷了對快遞公司的抵制。
而張敬明在劉星的授意下,也趁熱打鐵。
在每個區都開了一家快遞分公司,其中羅湖區因為區域大,還開了兩家分公司。
在十一月初三這天,整個深港縣經濟特區的快遞公司都聯網了起來,基本上做到了信息互通有無。
這個‘聯網’,可不是互聯網聯網,也不是手機聯網。
而是利用快遞員建立起來的信息網絡。
說白了,就是利用人多的優勢,穿梭在大街小巷傳遞各種消息。
別看這個辦法老土,但卻是讓劉星真正的掌控了整個深港縣的商業脈絡。
這話可不是在吹牛,而是說的事實。
因為快遞員傳達的每一個消息,都跟商業有關。
小到商品的價格,大到商業信息,這些快遞員都能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快遞公司。
而快遞公司通過信息員的篩選,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傳達到負責人的手里。
要是覺得這個信息很重要,負責人就會直接告訴劉星。
再這樣的模式下,劉星利用這些信息布局整個深港縣經濟特區,那可謂是得心應手。
當然了,這些事情都是在暗中進行的,不可能讓其他外人知道。
畢竟他這樣的做法,讓深港縣各大企業、公司根本就沒有多少隱私,傳出去多少有些不好。
不過正是知道了這些公司、企業的隱私,使得劉星知道這次因為兩大財團引發的金融危機有多么的嚴重,好多企業生產出來的貨物已經嚴重擠壓,有些甚至倉庫都放不下了。
發不出工資的企業,大部分都拿商品來抵。
這要是穿的、用的還好。
但要是其他商品。
只怕員工們會罵娘了。
不過劉星對于這一現象沒有去多管。
因為深港縣的企業、公司太多,他想管也管不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鞏固還有穩定快遞公司在深港縣的訂單。
讓他自己都感到大吃已經的是,到了十一月中旬,他快遞公司的員工居然突破了一萬,達到了一萬兩千七百多人。
這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
僅僅半個月給星輝實業有限公司創造的利潤,就高達七千多萬。
這還是他沒有苛刻快遞員工工資跟各種福利的情況下。
要是按照幾十年后那些快遞公司的黑心做法。
只怕光快遞公司一個月就能給他創造一億的利潤。
這些利潤從哪里來,自然是幫忙帶貨買賣而來。
哪怕是低語市場價,但架不住量多啊!
可以這樣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
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就讓整個深港縣經濟特區的服務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那些以前靠著開門坐店混日子就能賺大錢的商販還有大老板,如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快遞員帶著商品在他們門口穿梭來去,而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時代在改變,他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那么……
時代就會淘汰他們。
……
第二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