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簡單的收拾了行李后,就啟程前往了老屋村的集市。
這是之前說好的,等到港島的事情一結束,那就一起去集市上隱居。
如今提前做到了,那自然而然要履行承諾。
當然了,劉星這次的隱居,并不是徹底的不問世事了。
在離開之前,他親自喊來了劉玲玲跟長孫鹿,給他們規劃了十年內港島的發展走勢,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跟細節。
這個規劃看似平平無奇。
但對于劉星這個重生者來說。
卻是有著非常大的意義上,因為十年后就是一九九八年。
再過一年,港島就要回歸了。
等到那時,在回首。
所有人就會知道他的良苦用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是現在不知道,那也無可厚非。
因為道夫斯基的死,讓國外的財團對劉星那是有了深深的忌憚。
更有甚者,直接在財團內公布了一條鐵律。
那就是在劉星有生之年,絕對不能踏足華夏的土地。
要不然,像道夫斯基、奧斯瑪尼的死,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不踏足華夏并不代表著劉星旗下的星輝實業有限公司,不會將生意做到全世界各國去。
相反,隨著劉星、彼得、勞恩達斯的隱居。
星輝實業有限公司的發展速度更加的快速了起來。
三年后,也就是一九九一年,隨著e國的解體,星輝財團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財團,洛克菲勒跟波士頓這兩個財團,都只能屈居第二,第三。
但這對于洛克菲勒財團跟波士頓財團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將生意也跟著做到了全球各地,雖然壟斷的技術領域少了,但賺的錢卻是更多了。
甚至于……
連銀行都要看他們這兩個財團的臉色行事。
不過星輝財團沒有這樣膨脹,在劉星的倡導下。
有錢就投資國內的基礎建設,或者投資一些新興的產業。
讓其在國內做大做強,跟國外的一些大公司抗衡。
再這樣的氛圍下,國內的經濟超前繁榮了起來。
有些離大城市近的地方,也提前結束了農耕時代,正式步入了工業時代。
這對于劉星來說,可是很愿意看到的一幕。
但在同時,他也讓財團的管理者。
不要將國內的農業一刀切。
畢竟一個國家農業跟工業同樣重要。
要是沒有了農業的支撐,那只怕幾十年后,又會走e國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