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是呢!悟能很努力的。”
“對噠,悟能很聰明的。他是被山下的一對施主給退回來了,所以才沮喪的。”
站一旁低頭不講話的小和尚,突然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樣掐腰辯駁:“我才不是被退回來的,他們很喜歡我噠。我只是暫時回來住幾天,過幾天他們就來接我啦。”
聽了小和尚這話,年長一點的小和尚搖頭,聲音很小的跟一旁的小伙伴道:“悟能太單純了。那對施主之前沒有自己的孩子,才把悟能領回去,如今那對施主有了自己的孩子,便不想養悟能了。可他不知道。”
安伊伊聽得驚奇,看靳逸。
靳逸:“主持方丈是個心善的,因著這里是姻緣寺,來求姻緣的不少,也因此,有的人家生下孩子后,因為各種原因不想養,便把孩子悄悄送到這兒。
主持方丈也不能見死不救,出家人慈悲為懷,連只螞蟻都不忍心看著它們死,更何況是一個襁褓里的嬰兒。
于是都收進寺內。
好在南山寺香火旺盛,養孩子也不難,但孩子總不能一直在南山寺生活。
他們該融入普通人生活里,該受到正常的教育。
主持師父便生出讓好心的施主收養孩子,這樣小和尚們也能有個家。
但這種事也不能大張旗鼓的貼告示,怕不法分子打上小和尚們的主意。
也因此,寺廟里有專門負責這一塊的,他們會觀察來往南山寺的施主,覺得可靠又需要孩子的,便上前搭話。
這些年來,倒也讓許多小和尚有了家。”
安伊伊明白了,想想這跟孤兒院還真像。
不過,大的那些之所以能夠坦然談論小悟能,應該是他們都不想被收養,想跟著師父師兄們再寺廟過一輩子。
安伊伊被靳逸口袋里拿來哄她的糖,都膜給了小悟能,臨走還摸了摸他光光的腦袋,心想,真像鹵蛋一樣光滑。
逛了一圈,時間也耽擱了,心想下山煮魚給爺爺吃的話可能要打臉了。
就見靳逸淡定的摸出電話,給山下的老爺子打了過去。
可以想見靳老爺子臉色有多精彩,要不是知識分子的涵養在那,估計得把自己孫子罵成什么樣。
“南山寺的齋飯是一絕,不吃可惜了。”
安伊伊附和的點頭。
靳逸笑了,知道小丫頭喜歡這里的齋飯,曾經他還動了把此齋飯師傅請回家的念頭,只是被小丫頭制止了,說那樣人家就大材小用了。
后山跟前院不同,后山很少有游客踏足,僧人們弄了柵欄,還在柵欄上貼了告示,后山是禁地,不允許踏足。
但總有人不按常理出牌,但就連主持看見了也睜只眼閉著眼。
而他們這一伙人就是這樣的存在。
一路暢通無阻。
后山的風景跟前院的是不同的。
前院的風景都是僧人們精心栽出來的,后山的則是苗下去,便隨它們野生野長,但一樣別有一番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