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道:“我們換個話題,我給你講講西游記的故事。”
蘇離道:“你說。”
零道:“《西游記》里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唐僧取經需要走十萬八千里,孫悟空一個跟斗正好也是十萬八千里。
那么,孫悟空背著唐僧嗖嗖一飛,不就過去了嗎?
可是,為什么就不讓他飛?
為什么就非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你有沒有想過呢?”
蘇離沉吟,道:“這只是一種修行的磨礪吧。”
零道:“可以這么說,但不徹底。其實,西游記講述的是一個修佛的過程。
因為,這世間根本就沒有孫悟空的存在,孫悟空只是唐僧的心。
有一個成語叫‘心猿意馬’。
我們的心像猴子一樣會攀緣,看到一個事就會想到另一個事,越攀越遠,這就是我們心的特征。
我們的心會七十二般變化,孫悟空的本領就是我們普通人那個不受約束的心。
這種不受約束的心力量最大,破壞力也最強。
這也是孫悟空的特征。
那么,豬八戒是什么?
你會發現豬八戒做那么多壞事、錯事,唐僧永遠不會責備豬八戒,再怎么做都無所謂。
因為豬八戒代表著唐僧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欲望。
唐僧見到女人不動心,見到美食不動心,見到金錢也不動心,而豬八戒都替他動了。
你看,我們對自己的欲望所犯的錯誤遠遠都比較寬容,總是暗自寬慰:這是常人都會犯的錯誤,沒什么。
那么,沙僧是什么?
你也會發現,沙僧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對,但是很無趣。
沙僧,代表著唐僧的理性和邏輯。
而白龍馬則代表著唐僧的意志。
無論你們去不去,我是一定要去的。
所以,心猿意馬,不就是這么個意思嗎?”
蘇離聞言,內心微微一顫。
他已經明白了零是什么意思了。
零繼續道:“《西游記》的人物中還有一個牛魔王。
牛魔王是什么?
牛魔王也可以說是孫悟空的孿生兄弟。
我們的心有一方面朝著孫悟空的方向發展,要成為斗戰勝佛,而另外一個還在外面撒野,那一個就是牛魔王。
而牛魔王跟誰在一起最厲害呢?
當然是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為什么會藏在舌頭底下呢?
因為舌頭最善于煽風點火。
舌頭一面扇出來是火,一面扇出來是風,你看多可怕,這就是舌頭的功能。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心刀,出言要三思,責人要有度。
一個人的寬容,來自一顆善待他人的心。
一個人的涵養,來自一顆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