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一招痛風掌之后,宇文化及不敢久留,立刻退出了莊園,在十幾騎的守護下,朝著揚州城奔去,準備調動大軍圍剿石龍武館。
除非一身實力達到大宗師之境,否則,便是先天巔峰的高手,也難以撼動裝備齊全的軍隊。
可要知道,這個世界的天花板遠遠高于天龍大宋,天地間具備靈氣,雖然普通人不能主動汲取,但自一顆種子時候開始,便長年累月的浸潤在靈氣環境里,身體素質天生的遠遠強于大宋人。
根骨更好、天賦更高、肉身更強,這樣的人類個體,若是再去修行,即便只是簡單的武學,那也能個個擁有天龍二流好手的實力。
所以,由這般實力的個體組成軍隊,不能小覷。
大軍征伐,大宋即便在裝備上能夠碾壓隋唐,但在趙佶心中,勝負也不過五五開。
這就是世界等級的壓制。
而硬碰硬,不過是最下乘的手段。
《孫子兵法·謀攻篇》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以隋唐治隋唐,奪取天下,當為上上之策。
趙佶一掌擊退宇文化及,當下立刻便安排了石龍一番,讓他去收了雙龍,使劇情的發展都在掌控之中。
那兩個舔狗一直在揚州,時常去石龍武館偷學武藝,對于石龍可是仰慕得很。
而趙佶,萬事萬物都在掌控之中,運籌于帷幄之間,一點都不急躁,靜候后續事態的發展。
深夜,宇文化及一臉便秘的模樣,坐在揚州總管府的大堂里,灌了好幾杯滾燙的熱茶之后,還是感覺有點不舒服。
而這深夜,從玉臂橫陳的溫柔鄉里爬起來,陪侍著他的,正是揚州總管尉遲勝。
兩人不但是素識,關系更是非比尋常。
在楊堅建立大隋朝前,此人乃是北周大臣,后來楊堅在周宣帝宇文赟病逝后,勾結內史上大夫鄭譯和御正大夫劉昉,以繼位的宇文單年幼為由,矯詔引楊堅入朝掌政。
一年后,楊堅便逼迫小外孫靜帝退位,自立為帝。
北周宇文姓的天下,從此由楊姓替代。
但因宇文姓的勢力根深蒂固,楊堅雖當上皇帝,仍未能把宇文閥連根拔起,到兒子楊廣當上皇帝,宇文姓再次強大起來。
嚴格來說,宇文姓雖看似忠心侍隋,其實只把仇恨埋在內心深處罷了。
楊堅攫取地位后,分別有三位支持北周宇文家的大臣起兵作亂,就是相州總管尉遲周,鄭州總管司馬消難,及益州總管王謙,這批人不是與宇文家有親戚關系,就是忠于北周王室。
其中的尉遲周,正是尉遲勝的堂叔,由此已可見兩人關系之密切。
故而兩人私下之間,歷來一點顧忌都沒有。
宇文化及揉了揉胸口,并不重的傷勢已經好了,但他總感覺身體里多出了點異樣的東西,用冰玄勁去感知,卻又一無所獲。
他乃是宇文閥的二號人物,除了閥主宇文傷之外唯二修成冰玄勁的高手,對自己的實力極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