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種魔**,是個視萬物為波動的心法,一草一木,都是一種波動。
一般武者的真氣也是波動,先天真元則是更高層次和精微的波動,因能與人的精神念力結合。
而精神念力,何嘗不是一種波動。
萬物皆波動!
而魔種則是超越了生死的波動,故能人之所不能。
正是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虛空亦可以被認作是一種波動,打開虛空大門,穿越而去,便是破碎虛空。
這種武學理論,在趙佶看來,比謝玄的音波振動武學又高了不止一籌。
畢竟,振動也是一種波動,而波動卻不只是振動。
理論很高,但具體修行起來,卻是萬般艱難,只桎梏在一小塊武學天地里,不能普及至萬事萬物的道理之中。
邪極道的種魔秘籍中,強調由道入魔,以道心布下魔種,奇詭絕倫。
通過研究歷代邪帝的修行筆記和自己的氣運頓悟,趙佶琢磨出來的“種魔”途徑有三。
其一為“種我”,以道轉魔,由魔合道,能剖析出神念波動之妙,從而破碎虛空。
第二種即“種他”:具體來說有三個條件,就是種魔者、爐鼎和魔媒。
種魔者藉由魔媒對爐鼎播下魔種,而爐鼎本身必須是功力大成之輩。種魔者藉由爐鼎有心靈破綻時,使爐鼎被動散功,魔種大成,從而通過魔媒攫取魔種和道心。在此過程中,爐鼎由于失去道心,在魔種毀滅性魔氣的作用下,爐鼎必然精枯血竭而亡。
第三種:種魔者甘愿犧牲自己,將自身真元結合全部精氣神灌頂給爐鼎,催生出魔種。
趙佶所選擇的,并不是單純的一種,而是復合道路,以“種我”為本,以“種他”為輔。
相比于邪極宗前人探索出來的道路,趙佶更高明了一籌,他所用魔媒,不需活人,而是爐鼎內心的七情六欲。
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憤怒!
只要勾出了魔念,種下了魔種,生根發芽,水乳交融,神意匯流,爐鼎便為自己所控,要其生便生,要其死便死,又或欲生欲死。
十足的魔門手段,邪惡至極,非正道所為。
趙佶身前,四大魔種單膝跪地,眼中雖復清明,但若細看,在他們的眸子深處,可以看到一閃而逝的黑芒。
“尤鳥倦(丁九重、周老嘆、金環真),拜見主人!”
趙佶心中魔種一動,四人立刻有所感應,站起身,佇立不動,紋絲不動,猶如雕塑。
無崖子是看著趙佶一步一步走進魔道的,他心中有些駭然,更因為讀過種魔**而清楚知道入魔的可怕,作為長輩、作為弟子、作為臣子,他都必須要勸解幾句。
目光掃過被控的四魔,逍遙三老心中齊齊一嘆。特別是巫行云,她雖然用生死符控制過很多人,但那些人,也不過是臣服在痛苦之下,只是**上傷害,而不是神魂都被她所控。
道心種魔則不一樣,直接控制人的神念,操控人的靈魂,這種功夫傳出去,不要說正道必然要喊打喊殺了,所有人在趙佶面前都要戰戰兢兢。
稍有差池,若是官家心中魔念一起,將自己練成魔種,那可該如何是好。
“官家!”無崖子欲言又止,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他直面趙佶,從心底就有種發顫的感覺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