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喜歡佛門,你們知道嗎?”趙佶似乎莫名其妙的問了一句。
“趙公子,你似乎鐵了心要與我佛門為敵?”
“不是我要與佛門為敵,而是你們已經站在了這天下黎民百姓的對立面……”
“笑話,我佛門慈悲為懷,我佛門度己度人,我佛門……”
趙佶接著嘉祥和尚的話,高聲道:“你佛門廣占良田美宅的大寺數不勝數,你佛門不禁酒色的花和尚如過江之鯽,你佛門與門閥勢族交際往來,權勢可比高官的所謂高僧比比皆是……你佛門憑著強大勢力、財力、武力,操縱天下大勢,把持天子人選!”
相比起現實歷史上的佛門,大唐雙龍世界的佛門,無疑更加夸張,更加可怕。
石之軒敵視佛道?
以石之軒的政治覺悟,哪怕他不是魔門邪王,而是真正出身河東裴氏的名臣裴矩,他也一定會敵視佛門。
整個大唐雙龍的劇情,趙佶看佛門,只看到了吃人二字。
這樣的佛門不滅,天理可容,但大宋不容。
嘶!
倒吸一口帶著辣椒的粉皮,四大圣僧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趙佶,一個非常危險的魔頭!
但佛門“廣大”,來者不拒。又因政策優惠,自然而然,會混進許多別有用心之輩。藏污納垢,良莠不齊,絕對不是誣蔑。
只是他們不想看到自己身上這些污濁罷了。
帝心尊者禪杖頓地,沉聲道:“邪王石之軒已經夠邪,但他只是蠱惑帝王,趙公子竟然想滅佛,原來才是真正的魔頭!”
趙佶冷冷道:“如此佛門,不滅留著干什么!”
“亂世巨魔!”
“趙公子,你……才是真正的魔!”
智慧禪師亦眼神沉痛地搖首嘆息:“難怪你引石之軒為知己,因為你與他,原就是一路人!”
“一路人?和尚你又錯了。”
趙佶嗤笑一聲:“我與石之軒,從來不是一路人。他經略西域、分裂突厥、攛掇皇帝東征高句麗,不過是為了實現他的抱負,為了和一直瞧不上他,總認為碧秀心嫁給他乃是‘以身飼魔’,乃是屈就的慈航靜齋賭一口氣,他要讓所謂的正道,看一看他的驚世才華。”
“他要名垂青史,要一統魔門,最多再順手顛覆一家一姓的皇朝。而我……要開惶惶盛世。”
智慧禪師嘆了口氣,失望道:“趙公子,原來……你也瘋了。可惜可嘆,原以為佛門能得一佛子,現在看來,我等只能出雷霆手段,降服你這魔頭了。”
“本來就是要打一場。”
趙佶也不起身:“四位圣僧佛法渡不了我這魔頭,那么打敗我,似乎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就看爾等有沒有這個實力……”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亦有金剛怒目。趙公子,請接招!”
佛號聲中,道信禪師怒瞪雙眼,雙手齊出,若一對互相追逐的蝴蝶,以一種奇異的“絞”勁圈向趙佶。
正是禪宗四祖,圣僧道信絕學——達摩手。
智慧大師一聲“降魔”,手上佛珠串有三顆檀木珠脫手射出,后發先至的成品字形印往趙佶背脊,襲取他兩邊肩井和背心要穴。
帝心尊者往左一晃,禪杖橫掃。
嘉祥大師全身紋絲不動,連衣袂亦沒有揚起分毫,忽然枯瘦的右手平伸,一指點出。
一言不合,殺招立現!